讲述/朱伯林 撰文/文如其名168
我叫朱伯林,1974年出生在一个山旮旯的小村庄,我在家里排行老幺,前面还有三个姐姐。父母都是从土里刨食的农民,在我之前,家里还没有出过一个吃皇粮、领工资的人。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然而,1992年,我高考落榜了。他们心有不甘,拿钱叫我去复读一年再考。
我既不想复读,又不想外出打工,更不想回家种田。就在这时,县里出台政策,农民买非农业户口后,可以参加招工考试进厂当工人。我听到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忙赶回家,问父母要钱去买非农业户口。
父亲说,这户口既然可以拿钱买,那就肯定不值钱了。母亲在旁边连忙问我,买一个户口要多少钱呀?我说5000块钱。母亲听后,瞪大眼睛,吃惊地说,我们家哪有这么多钱呀!父亲说没有钱,要买你自己去想办法!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吃不喝。母亲心疼了,出面去向三个已出嫁的姐姐借钱,最终借了5000块钱给我。我立马赶到县城,买了非农业户口。
不久,我就参加招工考试,进县造纸厂当工人。那时,这是一份既稳定又收入不错的工作,令不少年轻人感到羡慕。
我进厂后被安排做维修工,干劲十足。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在车间里全神贯注地维修设备。炎热的暑天,使我汗流浃背,额头上的汗水不停的往下滴。突然肚子一阵难忍的巨痛,使我无力地把手里的工具掉在地上,我下意识地伸手想把掉在地上的工具捡起来,可一阵阵持续的腹痛,使我直不起腰来,我蹲在地上,用双手使劲的按住肚子,喘着粗气,原本热的汗水不停的往下滴,此刻头上的汗水跟水浇的一样往下淌。
工友看到我这个情景,纷纷劝我去医院做个检查,好好看一看。在大伙的劝说下,我才放下手头的工作,前往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是急性肠胃炎。打针吃药后,休息几天就基本康复了。
我怀着急不可耐的心情,回到似乎阔别了很久的工作岗位,看到工友们和那些待修的设备后,尽管人还存有一丝病愈后的虚弱,但身体里却涌动着跃跃工作的冲动......
我进造纸厂两年后,父母就张罗给我找对象了。按照我们村的习惯,一般男孩子到了十八、九岁左右,就开始张罗定亲的事情了,说再大两岁对象就不好找了,好的女孩子早就定亲了。因为我是吃皇粮领工资的人,父母放出消息后,来我为说媒的媒婆几乎把我家的门槛都踩烂了。
每年春节前后,是农村人休息的时间,也是相亲,定亲,结婚最多的时候。离过年还有几天,我就放假回家过年了。有一天,媒婆领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到我家,向我介绍说,她叫蓝彩云,家住隔壁村的,父母都是种田的。接着,媒婆也把我的情况向蓝彩云介绍了一番。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蓝彩云,只见她长得圆圆的大脸盘细皮嫩肉,像磨面时摘出来的头白面 ,柳叶眉下边那双会说话的双眼皮大眼睛,水灵得能看出天有多么蓝,云彩有多么白,两片薄薄的嘴唇一颦一笑,竟能生出一对甜甜的酒窝。虽然她身材不够高挑,但是走起路来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在背后蹦来跳去,快乐得像只精灵,我看了后吞了吞口水。
蓝彩云见我穿着一身笔挺的工装,既英俊又潇洒,便认定我就是她要找的白马王子了,当即点头答应婚事。
我们定亲后,双方尚未到法定结婚年龄,所以还不能马上结婚。按照我们农村的习惯,结婚前,逢年过节,我都要去蓝彩云家接她来我家住几天。当然,空手去肯定是不行的,得送给准岳父岳母一笔丰厚的礼物。如果准女婿送的礼物不够贵重,会得不到他们的好脸色的。赶上准岳父岳母的生日,我送给红包都是288元。
因为要上班,我干脆就把蓝彩云接到造纸厂住几天,临回去时,我给她买了两套衣服,另外还塞上一个400块钱的红包。蓝彩云高兴得在我脸上亲了几口,惹得工友们在旁边哈哈大笑,我则羞得满脸通红。
我和蓝彩云定亲两年后,就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后,蓝彩云把户口迁到我们村,我们的儿子出生后,户口也是跟妈妈的。因为我的户口已迁到县城,挂在造纸厂集体户上。婚后,妻子生下儿子朱中华。
然而,好景不长。县造纸厂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而且建在流经县城的河边。造纸厂是耗水“大户”,并且成为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居民经常向环保部门反映,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排出的污水改变了河流的颜色,在水流较缓的地方,经常堆积着大量的泡沫……
在上级部门督促下,县里决定关停拆改造纸厂。由于我的工龄较短,工作技术性也不强,成为下岗工人之一。下岗后,我在县城摆过地摊,蹬过三轮车,然而都没有赚到什么钱,又不能照顾妻子和儿子。妻子就叫我回村里和她一起搞种养,我想也只好走这条路了。
不久,县里要把造纸厂地块拍卖,用来开发商业街。后勤处通知我从厂里宿舍搬出去,我在县城没有落脚处,就想把户口迁回农村老家去。
我就去派出所咨询办理城镇户口转为农业户口的事宜,民警说,想把城镇户口迁回农村没那么容易的,需要向公安机关提交书面申请报告和有关证明材料,特别是要村民小组2/3户或70%以上村民签名同意才能办。
了解非转农的流程后,我回到村里,兜里装着香烟,挨家挨户去找他们签字。有几户实在搞不定,我就花五千元请客送礼,请村委干部和村民小组干部吃了一餐饭,每人塞了一条香烟。过后,他们去找了那几户人家,他们才签了名。我拿着有关材料,去派出所顺利地把户口迁回了衬里。
户口迁回来后,我和妻子租用村里的十亩多的山地,东拼西凑借来几万元,开始养殖五黑鸡、黑山羊和肉牛。开始养殖的时候,因经验不足,养殖的一千多只五黑鸡染上了鸡瘟,亏损一万多元。看来,在农村搞养殖的路子也走不通。
这时,我高中同学听说我的情况后,就叫我去他的超市当保安,他的超市是开在市里。我和妻子商量后,就去了。
我在超市当保安一年后,同学又提拔我当超市防损部的保安队长。我恪尽职守,绝不给他丢脸。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工作之余对超市经营活动进行学习和了解,超市的各项管理规定、超市的运营对我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三年后,我从防损部的保安队长跨部门到营运部,从超市最基础的商品陈列、商品订货到生鲜部的日常管理,再到商品采购,每一个岗位我都认真对待,在我手上没有出过一次错。不久,我就当上了店长。
我虽然是超市里的店长,仍然虚心地向老员工学习。从整个超市的运作、各部门的协作与管理,再到后来的连锁超市管理,超市内部的每个岗位我都做过,工作期间我渐渐认识到自己的学历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决心提升自己的本领。
工作之余,我不去酒吧,也不去歌舞厅,而是专心地在宿舍学习电脑办公知识。后来,我还报了一个经济管理自考班,三年后取得经济管理专科学历。
几年下来,我除了还完几万元的借款外,还积攒下一些钱。工作之余,我用这些钱炒股。当时火如荼的股市行情让不少人赚得钵满盆满,我也赚了不少钱。后来,我又陆陆续续赚了20多万元。我担心再炒下去会血本无归,就带着这20多万元准备回到县城开个小超市,利用学到的经验经营超市。
那时,超市不但在农村就是在县城也是新鲜事物。我开车先在县城各个商店察看顾客需求和人员流动情况,然后又去乡下考察大小杂货店的经营情况。后来发现不管是在县城,还是乡下当时人们的消费能力不行,零售业销量很低,特别是农村的小杂货店店主进货都是开着摩托车,或者蹬三轮去集市小批量买些回来囤积。
为了抢到更多的小杂货店的生意,我放弃开超市的想法,先在县城开了一家百货批发部,并打出“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的旗号,零售店家一个电话,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刮风下雨,县城一个小时内送货到家,乡下视路途远近两至三小时送货上门。
我雇了两个工人起早贪黑的送货上门,由于服务周到,价格实惠,就连很多隔壁县的杂货店店主都来我们这里批发各类商品。经营批发部一年下来,我挣到了30多万。
有了这几十万元钱,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些钱,我在县城中心广场开了一家“百姓超市”,坚持“天天平价",别人卖3块的毛巾,百姓超市卖2块,看得见的实惠,一下子让百姓超市在普通市民口中传开。虽然百姓超市经营的很好,但我仍在坚持做批发生意,坚持“两条腿”走路,防范经营风险。即使超市亏了,批发部仍可赢利。
后来,县城的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除了本地人开的百家惠超市、亲民超市等,一些零售业连锁巨头“华润万家”等也进入县城市场,县城和乡下的一些小超市死伤大片。我知道如果此时不转型做大做强,“百姓超市”只有关门倒闭。
于是,我将“百姓超市”由主营百货改成主营生鮮,主要卖蔬菜、水果、肉禽、活鲜、冰鲜和干货,貌似成了一个新的农贸市场,但价格却低于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新鲜干净,价格便宜,百姓超市迅速打开局面,取得了市场认可,接着我又到全县十三个乡镇各开了一家门店,发展成有十四家的连锁生鲜超市,年营收两千多万元。
几年后,我们不但还清了所有的借款,在村里第一个建起了楼房,购买了小车,而且在县城购买地皮,建起了一栋五层的楼房。亲朋好友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村民也夸奖我头脑灵活,命中带财。
我父母来看孙子时,偶尔会提起,说村里仍有那么几个人喜欢私下议论你,说白白地花了五千块钱买非农业户口,在县城打了个转,又花五千元把户口转回村里,何必当初呢?
声明:文章来源于身边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部分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