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就像结婚,技术路线选得对,用车的每一天都舒心;
但选错了,生活里满满的都是吐槽和无奈。
选购插混或者增程就是这个逻辑,虽然这两个都是“可油可电”,但其实区别大着呢!
特别是是5年内不换车的朋友,听我一句,宁选插电混动也别碰增程车。
为什么这么说呢?
接着往下看,我会告诉你理由。
提到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还不是因为油耗!
原因很简单,插混车没电时,可以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车辆。
而增程车不同。
一旦电池电量耗尽,增程需要先把燃油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驱系统驱动车辆。
这一来一回的能量转换,不仅效率低,还会让油耗蹭蹭上涨。
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
增程车的确在油耗上稍逊一筹,尤其是长时间用油时更为明显。
但,这真的是决定性因素吗?
其实未必。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大家用的都是电,烧油的时间非常有限。
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下,即使增程车的油耗稍高一些,综合成本的差距并不明显。
这点差距,不足以成为增程车无法长远使用的核心问题。
真正的原因在于,增程车的电池很小,衰减会很快。
说白了,为了控制成本和整车重量,增程车通常配备容量较小的电池。
这样的设计初衷是“够用就好”,毕竟增程车还可以通过增程器发电,来弥补续航不足的问题。
然而,这种设计却隐藏了一个致命缺陷:电池太小,导致充放电频率过高。
而频繁的充放电,往往就是影响电池循环寿命的关键。
举个例子,如果一辆增程车的电池续航只有200公里,而你每天的通勤往返就有50公里。
这就意味着你每3天,就要经历一次完整的充放循环(考虑真实续航情况)。
4-5年使用下来,电池性能会迅速下降,导致可用续航越来越短。
这可不是瞎说,中汽试炼场就做过测试,结果发现:
纯电Model 3跑11.6万公里,电池健康度为89.3%;
而增程的理想ONE,行驶10.3万公里后,健康度就降为75.6%。4年骤降近25%…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其实也不完全是因为循环次数过多的原因,更大问题在于:
电池容量小,很多车主在用车过程中,还会经常触发“过充”和“过放”。
这不仅进一步加速了电池衰减,还对电池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说白了,当电池放电到极限值时,电压会下降到极低水平(通常低于2.5V),这会引发SEI膜的破坏。
而SEI膜一旦破坏,在下一次充电时,电解液中的锂离子会被消耗掉。
而这些锂离子,就无法再参与电池的正常充放电过程了,导致电池的可用容量不可逆地下降。
此外,深度放电的极限状态下,电池内部电解液可能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副产物。
这会进一步侵蚀电池的集流体——尤其是负极的铜集流体。
同时,考虑到极化效应加剧,电解液分解和气体产生…危害远比想象中大。
当然,有人可能会提到:不是有电池质保吗?纠结这玩意干嘛?
但现实很残酷,电池质保保障的是电池衰减,不是电池健康度下降。
说到底,你200公里的续航感觉只有130公里了,照理来说应该是触发质保条款了。
但事实上看,并没有。
因为电池不经用了,不完全是电池衰减了,还包括内阻增大。
简而言之就是,你电池健康度只有70%,并不代表电池衰减了70%。
考虑到这个现实情况,想要厂家负责,可以说远比想象中困难。
或许有人要说了:你说的这个问题貌似插混也存在吧!
毕竟,插混的电池更小,续航更短。
的确,某种意义上看,插混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更严重。
但人家和增程不一样啊,就算电池衰减再厉害,也是很省钱的。
说到底,一辆电池接近不能用的插混车,开到最后,其实就等于一辆油混车。
有影响吗?影响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总而言之,选车如选路,关键在于长远考量。
增程车的“灵活性”只是看上去很美,真正用起来问题不少。
而插电混动的踏实与稳定,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安全感。
选错车可能后悔5年,选对车,让自己5年无忧…
所以,为了长远的打算,建议大家还是买插混车更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