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两大头部品牌陆续完成了涨价的既定工作。其一是去年被我称为“胜在涨价够克制”的爱马仕,第二就是手表销售冠军劳力士

爱马仕就简单带过了。其实去年爱马仕的配比力度已经下来(也就是说,同样买一个包,消费者付出少了),所以增加主力门类包包的产品单价,也是增收的一种办法。

劳力士的举动更猛,本轮大涨的都是高单价的贵金属表,一方面应对去年金价上涨。另一方面,其实也可理解为——最后一搏。

我前几天对群友们说:“今年还敢大肆涨价的品牌都是勇士。”

因为未来日子依然会很难,可能会更难。

前几天我去了劳力士店里,因为我3年前定了一块大金劳(别问我什么表了,提起这事就有点气),整整3年过去,表的影子没见到(是真没货),价格已涨10万。

我此刻已处于犹豫放弃的边缘——或许下一秒我就放弃了。

相信这是很多人面对这一轮涨价后的真实心理。

先给大家理一理劳力士此次涨价的策略。

首先,热门钢款小涨,幅度很小。比如绿水鬼,从90300元涨到91200元,黑水鬼从86000元涨到86900元(无历黑水鬼从76600元涨到77400)。这个价格几乎可忽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万以内日志的平均涨幅也在1000多元。

重点来了,金表(包括间金)这一轮幅度相当厉害,最高达14%。

比如,余文乐(黄金胶带迪通拿)从266600元涨到3036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金余文乐从344900大涨到393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就跟着网友们喊吧,知道是啥表就行

全金贝嫂(因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佩戴得名),已经涨到4215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同胞们最爱的黑冰糖(星期日历型,也叫DD),从372500元涨到3957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轮涨价来看,黑冰糖二级市场还略超公价(42万左右),全金贝嫂已经跌破公价(40万左右)。

价格差之小,已经不足以让一些表商压大量资金来配货购买,所以接下来有不少金表,大家都可以自己在专柜排队等待了。

不过不少人和我抱怨说,虽然说经济不好生意下滑,有些金表也已低于公价,但为什么排队依然不快?这和劳力士独特的销售模式有关系,这一点,我等下解释。

过去这一年,金价的影响对成本来说的确比较大,但是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劳力士要通过这一轮涨价来缓解压力。

首先,劳力士在基础的运动钢款上调价很小,这显然是留出和二级市场的价格空间,从来依然能带动其他表的销售。

其次,部分金表依然超公价,这一波涨价继续蚕食一部分二级市场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劳力士有很多非基础金表,这才是人家最想卖的,我手上这块是方钻,价格比普通版本更高

另外,我帮大家追溯一下过往新闻,看看劳力士的压力在哪。

2023年时,劳力士就宣布将在瑞士创建3个临时生产基地提高手表产量。

其中之一是2023年下半年在瑞士弗里堡大区的罗蒙镇(Romont)开建一个9000平方米的临时厂房,计划在2025年投入生产。

另外,劳力士2022年底对外确认的消息称将投资10亿瑞郎在比勒镇建设一个永久园区,计划在2029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还要增加2000名员工。

现在刚进入2025年,硬件投资还没来得及启用,行业已经一片哀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者说这块表之前几年都没在店里见过,现在有现货了

都说消费是由奢入俭难,对品牌也一样。只能说过去那辉煌的几年生意太容易,带来一种错觉,让大家误以为生意真的很好做,而且会一直好做下去。

如今不仅不能躺着挣钱,甚至是急转直下。但员工已招,投资也加大了,成本怎么覆盖?只能通过涨价来拉动增长,当然谁都知道这个增长是短期的(某些品牌已经有先例摆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此轮涨价过后,劳力士及手表行业大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劳力士压力会大。不少表商会减少专柜配货拿表,多数金表能在店铺直接排队买到,而一些高价款会比较难卖。有相当部分人转向二级市场。

在此解释下,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排队还不够快,原因并非劳力士缺货,而在于分配机制——劳力士的SKU非常多,由品牌分配到各门店,有一定随机性。且不同经销商间无法调货,因此在单一门店排队某个表款,极有可能时间很久。

2,劳力士这几年和“保值增值”关系十分紧密,也就意味着有不少消费者为保值而来。当“保值属性”弱化后,会筛掉部分“投机消费群”,需求减少,行情还会下滑。

3,部分金表消费者被价格劝退后,一部分资金会投入到其他品牌中,比如小众独立品牌或更符合个人喜好的特色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这三块,目前都在我的预备清单中,买小众的快乐比追大众热门有趣太多了

未来生意艰难,但真正留下来的消费者会更愿意为喜好买单(当然,这几年整个行业零售价攀高,消费者会倒逼部分品牌和产品提供折扣,能维系公价出售的很少)。

疯涨时,大家都羡慕头部品牌漂亮的业绩和涨势,但大幅增长下的增产,带来成本压力,恰恰是目前头部品牌面临的问题之一。

反而一些数量有限、又较克制以“防御姿态”小心面对市场的品牌,这一轮压力相对没那么大。

作为客人,我已陆续从几个品牌中出坑——一是表达对过度涨价(产品却没有相应提升甚至下滑)的不满,二也证明了,奢侈品不是刚需,没有人真的离不开。

而这种心态最危险。奢侈品(尤其是跑量品牌)涨价到零界点后,会浇灭大家最后的渴望,最怕的从来不是消费缩减,而是消费者彻底改变消费习惯——原来不买,也不过如此。

局面若真至此,就怕很难逆转了。奢侈品的当务之急,还是摆正位置回归正常,踏实挺过去。

八卦兔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