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中学起离开山里的农村,一直到后来留在城市成家生子,已经快30来年了。

直到今年在农村养老的爷爷去世,才发现没一个农村孩子,能真正离开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之前不懂事儿,老以为快点逃离农村,在城市里闷头好好赚钱就完事儿,有钱啥都能搞定!直到遇到爷爷在老家的白事儿,才发现,这种认知也对也不对!

乡情是钱买不来的,尤其是白事儿,人情才是第一位的!

有钱固然可以轻松解决现场布置、响器乐队、烟酒采买等事儿,但有些事儿你光有钱是办不到的。比如极多繁琐且重要的流程,是必须要家族宗亲来主持、协调和帮忙的。作为长子长孙的晚辈,必须披麻戴孝,一家一家去磕头告知,只有一一请到宗亲乡邻到场,才有有白事儿该有的气场、大家七手八脚相互帮忙,事情才能顺利推进、才能按照老例,规规矩矩处理好白事儿。

这是农村孩子绕不开的、但又是很为难的事儿。如果你像我一样,十来岁就离开农村,除了儿时玩伴能记住点名字,二十多年只是清明、中秋和过年回去偶尔住几天,其实是和常年居住在村里的亲戚,走动很少的。如果邻居家有什么红白事儿,你再没参与几场,现在用到人家了你再去磕头,真的是自己都感觉人情欠太多!

80后农村孩子太难:想要真正做到和农村断舍离,太难!

伴随着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也经过了这次爷爷在农村的白事儿,也越来越明白:有些东西你是逃不掉的!这块生你养你的土地,不论你出去多久,都是离不开的!乡情是一方面,光是“落叶归根”一点,就注定了你迟早还是要回到这片土地上。

所以趁着这次白事儿,也有意识地加了很多邻居的微信和同村人的联系方式,也嘱咐村里的亲戚们,有事儿记得打电话,人家家里有什么大事儿,能回来也尽量回来帮忙。一是感谢人家这次的出人出力,另一个也是重新回头融入这个大环境。在外面赚的钱再多、如果将来自家别的老人去世了,或者有什么急事儿要帮忙,没有人情交往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80后离村发展的这一代而言,既不像60、70后,和家乡的感觉那么亲切、生活交集那么多,

也不像00、10后一代,几乎和农村没有交集、更谈不上什么感情!

80后刚好是老一辈在农村养老、小一辈在城市生活的一代,逃不掉又离不开,这可能就是这一代从农村出来的孩子的必然剧本吧!

只是……

伴随着老一辈的陆续离世

不知道这样割舍不掉的乡情,还能延续多少代呢?!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