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最近,华为发布2024年财报,全球销售收入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44.5%**,在一片唱衰声中逆势增长,狠狠地回击了质疑。

而大洋彼岸,美国芯片巨头们却是另一番景象,高通、英特尔等公司业绩纷纷下滑。对比之下,不禁让人想起任正非2016年那句带着怒其不争的警告:还过个屁年!卡我们脖子的根本不是美国人,而是自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讽刺的是,美国芯片研发的中坚力量,恰恰是那些被他“怒其不争”的华人科学家们。这“七寸”,不偏不倚,正被华人拿捏着!

支撑美国芯片帝国半壁江山的,竟是一群华裔科学家!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数据,亚裔占据了美国STEM领域从业人员的20%以上,而在至关重要的半导体行业,这个比例更是远超平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被誉为“AI教父”;超威半导体公司(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带领AMD在与英特尔的竞争中强势崛起。

还有开创了FinFET时代的胡正明教授这些闪耀的名字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华人科学家群体,他们在美国的实验室里,构建着美国芯片霸权的基石。

这正是任正非当年“怒吼”的原因。2016年,华为内部年终座谈会上,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国内科研环境的弊病:“一个科学家不如唱首歌也不如唱段戏”,又说“我们和美国的差距,更多地来源于我们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中国科技界,盛行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拿来主义,很多企业满足于“市场换技术”的短期利益,很多地方不重视真正的基础科研人才。

而现在,国内某些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人才引进上依然存在“唯金钱论”的误区。他们以为,只要砸下重金,就能吸引到顶尖人才。

于是,各种名目的补贴层出不穷,动辄百万年薪、千万安家费。然而,这些措施真的有效吗?恐怕未必。

一位海归的科研人员曾经无奈地表示:回来以后才发现,国内的人际关系比国外复杂多了,每天都要应付各种‘办公室政治,真正能用在科研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踢我的腿,我打你的小报告,这正是问题的关键。不解决根本上的环境,只靠金钱,是买不来核心技术的。内耗严重、论资排辈、急功近利这些“沉疴”像附骨之疽,侵蚀着中国科研的肌体。

一些科研机构内部,山头林立,相互倾轧,本应用于攻克技术难关的精力,却被大量消耗在无谓的内斗之中。

这与大洋彼岸的美国恰恰相反,美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让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地进行研究。

这样的环境,才是吸引顶尖人才的真正法宝,是美国芯片霸权得以维持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彻底铲除“一个科学家不如唱首歌也不如唱段戏”的错误观念,构建健康良性的科研环境。改变当前不合理的科研人员评价体系,重视基础科研以及长期的坚持。

首先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挑战“硬骨头”。更为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芯片霸权的“七寸”,在于其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尤其是其中的华人力量。

中国要打破美国的科技封锁,就必须从自身做起,解决好自身的问题,真正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

**华为2024年研发费用为1647亿元,占其年收入的23.4%**。正是对人才以及技术的重视,才有了华为今天的成绩。

任正非这句话在2016年华为年报几千亿营收的时候所说,再看今日,不得不感叹其眼光超前。


  • ‍‌参考资料
  • 搜狐网:任正非直言华为生存挑战:我们仍在挣扎中
  • 新浪科技:这么多人才流失真可惜啊!每年回国的华裔科学家居然才14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