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革命初期很多革命人士担心自己会牺牲,于是选择和家中妻子离婚,并让她们去再嫁,当时很少有人是觉得自己不会活着回来。
而罗荣桓就是其中之一,他为了不耽误妻子的后半生,选择离婚,但他很幸运,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于是他想到了老家的妻子和孩子。
但罗荣桓在见到女儿罗玉英后却大发雷霆,让罗玉英不知所措。
罗荣桓为何会这么生气呢?
罗荣桓革命生涯
罗荣桓从青岛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当时家里人十分不理解,在他们思想中自家儿子是当官的,如今却还要回到乡下。
可罗荣桓却不这么认为,他在学校接触了进步思想,他知道如今只有革命才能改变现状,于是在1927年他加入了共青团,同年转为共产党。
他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参加武装暴动,反对军阀,还参加了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结束后,他回到老家,和妻子离婚,虽说他和颜月娥是包办婚姻,但这么多年了也有感情,可他现在干革命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不想连累妻子,于是选择离婚,让颜月娥改嫁。
离开家后他继续革命,在反“围剿”中,他积极发动群众,为红军筹集粮款,还召集群众打土豪,分土地,让群众更加信任红军,并扩大红军队伍。
后来抗日战争,他也在后方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之后还参加了多次战斗。
在抗日战争后期他不断的组织群众展开游击战争,针对日军“扫荡”的行为,罗荣桓提出了很多建议,不断的挫败日军。
解放战争期间,他还是提议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进来,并且他还指挥了辽沈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为国家做贡献,但现在社会和平,他想到了老家中的前妻和女儿。
而他也在1937年和林月琴结婚了,林月琴是一位红军,在红四方面军担任宣传员,林月琴不怕困难积极的帮助红军,在长征期间她率领妇女工兵营担任筹备粮草,运送弹药等繁重、艰苦的人力运输保障。
也正是因为她的表现,在1936年正式加入共产党,之后经人介绍她和罗荣桓在延安结婚。
在结婚前,罗荣桓就将自己结过婚的情况告诉了林月琴,林月琴也表示理解,解放后,罗荣桓就想把女儿接到身边照顾,林月琴也是支持的。
红色家书
在罗荣桓给家中写信后,林月琴就专门为罗玉英准备了床套,还是女孩子喜欢的。
罗玉英接到父亲的信后很高兴,觉得终于可以和父亲团聚了,当然罗荣桓并未忘记颜月娥,每个月都会寄生活费。
村里人知道罗荣桓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委后,纷纷跑到罗家去祝贺,都说罗家的小子当上大官了,现在来接玉英去城里享福。
可以说当时社会还有人拿老一辈的思想去看待共产党,认为只要是共产党就是当大官的。罗玉英听到这些言论心里美滋滋的,她也认为自己去到北京就可以享福什么也不干。
她就是存着这样的思想给罗荣桓回了一封信,收到她回信的罗荣桓一眼就察觉她的旧思想,立即回信教育她:
你爸爸二十余年来都是在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并没有在做官,没有钱财,爸爸的生活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外,其他的一无所有,可以说我并无私产,你弟妹们上学都是国家提供的,不要我负担,单是这一点就很好了,毕竟我也负担不起,你来了之后也和他们一样,不能对我有其他依靠,能靠的只有你自己。
罗玉英看到这封信后思想很震动,她并未想过原来父亲是这样当“大官”的,但即使这样她也选择去北京。
但是她朴素的外貌,让她被拦在了大门外,门卫反复的询问她:
“你爸爸真是罗政委?”
这样的询问让本就有些自卑的罗玉英有些尴尬其实这也不能怪门卫,毕竟新中国才刚成立,还有一些地方没有打扫干净,小心为上。
罗玉英见到罗荣桓后很激动,林月琴对她也很好,对她照顾有加,不过没多久就发生一件事让罗荣桓十分的生气。
这天罗玉英拿着破了洞的裤子准备去街上补,正巧被罗荣桓看到了,当即就批评她说:
“你为什么不自己补?才出来多久就忘本了!”
她的脸瞬间就红了,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就是女工,现在却只想花钱找人。
罗荣桓对待子女十分的严格,他认为艰苦奋斗才是传家宝,这样大家才不会忘记来时的路,不会脱离群众,他还经常教育子女“不能忘本,不要成为八旗子弟”。
“不能忘本”
罗荣桓的儿子罗东在上学时,学校距离较远,一次他下学晚没赶上公交车,于是家里派车去接他回来。
但这件事被罗荣桓知道后十分的生气,他把一家人叫到客厅说:
“汽车是组织上给我工作用的,不是接送你们上下学的,要是等我退休后,这些车还是要还给国家的,所以你们要自觉,不是自己的不要享受,这样会害了你们的!”
这件事对罗玉英的影响也不小,之后罗玉英被安排进入工农速成中学预备班,其实她本来是不想去的,她刚生完孩子,已经20多岁了,学习能力肯定不如孩子。
但罗荣桓却告诉她,不识字是无法为人民办事的。还教育她说:
“军中很多将军都是不识字的,他们干革命时也和你一样大,不识字他们就学,到现在已经能在报纸上写文章了,你还年轻,这不是很难。你可以先读报纸上的文章来学习。”
罗荣桓元帅对待子女都一视同仁,在工作上他一概不插手,想干什么都由他们自己,罗玉英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南郊农场,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和农场职工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不但思想提高了,身体也好转了。
之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科院工作,直到退休,还有她的丈夫陈卓,在1950年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后来在中央民族学院工作。
罗东进考入了哈工大,学习导弹工程专业,之后成为我军最早从事自动化指挥的研究专家。被授予中将军衔。
罗北捷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之后一直从事于医学研究,是解放军304医院教授。
罗宁子承父业,她出生于1951年,在17岁参军,后来成为“工农兵学员”。
结语
罗荣桓在1963年12月16日去世,在去世前他交代子女:
“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你们,现在享受的也是国家的,我走后国家会收回。我就有一句话留给你们: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