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画像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著名抗金将领。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初为江阴军的签判,后为建康府的通判、司农寺主簿。他不顾官职低微,不断上书进献抗金谋略,写过《美芹十论》和《九议》,但由于主和派掌握朝中大权,他的意见得不到采纳,始终没有能够施展抱负。乾道八年(1172年)正月,辛弃疾以右宦教郎出知滁州。
滁州龙蟠河公园内的辛弃疾塑像
辛弃疾到任前,滁州因屡遭战祸,民穷财尽;乾道四年至七年,又连遭灾荒,城廓已成废墟,人民多逃往他乡,市衢冷落,田野荒芜。辛弃疾早在《美芹十论》里就说:“虏骑之来也,唯滁之兵为最后。”他非常重视这个地方。到滁之后,就努力实现他“守江必先守淮,继以恢复中原”的计划。首先上疏朝廷,请求豁免历年积欠租赋5800贯,又为恢复市场,减免了商贩营业税额的7/10;其次是发布招抚令,把逃荒在外地的人民召回来,从事生产。逃荒者初回乡时,官府帮助修建房屋,使人心安定;对流亡来滁的,分给无主荒地耕种,贷款给缺少耕畜、农具、粮种的人,鼓励他们安家落户。因此,滁州人口逐渐增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他继而修整街市,兴建商铺、旅店、酒馆,以便行旅,复兴市场。并营造奠枕楼、繁雄馆,作《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词,以抒发其情。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他在滁组织群众,训练士卒,时时刻刻将中原故土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挂在心头,以图收复失地。同年秋,滁州通判范昂奉诏进京,辛弃疾作《木兰花慢·滁州送范昂》词送别,抒发报国之志。他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
辛弃疾唯一传世书法作品:去国帖(局部)
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调任江东安抚参议官,其后又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安抚使。辛弃疾希望国富民强收复中原的大志,终因南宋统治集团的昏庸腐败,而“不为人所要”。以致在淳熙八年受革职处分而退隐,长期闲居在江西上饶带湖。“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晚年再度被起用时,身已病重,终于在开禧三年(1207年)九月十日“抱恨入地”。葬于铅山。赠光禄大夫少卿,谥忠敏。
辛弃疾在滁任职时间虽然不长,但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一直流传至今,为滁州文化增添了异彩。
奠枕楼效果图
1172年,奠枕楼初建成时,有不少名士和朋友作文赋诗,友人周信道来滁州相会并与崔敦礼各作一篇《滁州奠枕楼记》略记其始未。辛弃疾则写下了一首《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表达了他登楼时的兴奋和感慨的心情: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
都道幻出层楼。
指点檐牙高处,浪涌云浮。
今年太平万里,
罢长淮,千骑临秋。
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
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
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
从今赏心乐事,
剩安排,酒令诗筹。
华胥楚,愿年年,人似归游。
1172年,友人范氏访晤滁州,辛弃疾赋词《西江月•为范南伯寿》为他祝寿,词人此时雄心勃勃,充满壮志凌云的豪气词语中充满浪漫的遥想和胜利的期待。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
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
奠枕楼头风月,驻春亭上笙歌。
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1173年中秋前夕,协助辛弃疾政事副手范昂任满,奉诏返京。辛弃疾作词《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与范昂作别,倾吐满腹忧国深情,抒发心中深深的忧虑。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
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
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
却遗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来源:滁州市博物馆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荣蓉,初审:贲方舟
复审:严 慧,终审:张 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