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60岁以上老年人2.97亿,占总人口比重21.1%。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2.17亿,占总人口比重15.4%。在老龄化加速的中国,保障老有所养,实现老有所健,让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幸福晚年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强调要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加强老年健康促进,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尿酸、血脂、血糖降下来了,坐着起身腰驼驼的那种状态早就没有了,觉得自己越来越年轻。”家住厦门思明区嘉莲街道的曾玛娜今年69岁,得益于当地体育和卫健部门在社区开展的体卫融合示范项目,社区的运动处方师为她量身开具了运动处方。两年来,坚持每周两次集中抗阻练习和每周3次有氧运动打卡,让她重回健康状态,成为体卫融合的受益者。

将体育与卫生健康服务深度融合,通过科学的运动指导和健康管理,推动健康关口前移,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是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和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如今多地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增设老年人专用体育健身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锻炼环境;医疗机构与体育部门合作,培养复合型体卫融合人才;各地体卫融合健康试点嵌入社区、运动场,在线上线下开具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处方,实现精准健康管理,让老年人放心、明白地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杨浦区的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是国家体育总局全国首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之一。该街道是一个拥有近20万人口的“民生大居”,也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近年来,居民的健身需求不断攀升且日趋多元,设在中心一楼的长者健身之家满足了老年居民的健身需要,为老年人提供体质测试、基础健康检测、科学健身指导、慢性病运动干预、运动康复训练、健康知识普及和休闲社交等“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累计服务人次已达13万多。同时,中心工作人员均经过社区(运动)健康师培训,可以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达到运动促进健康的目的。享受到健康带来的改变与益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社区的健康带头人,带领更多人加入运动行列。

在体卫融合模式的推动下,老年人的健康观念也在悄然变化。从过去被动接受医疗照顾,到现在主动参与健康管理,老年人意识到运动对保持身体机能、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在山东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77岁的老人张秀兰有了新习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每天参与武术锻炼。“开始不了解,觉得生病只能打针吃药。现在我坚持锻炼,感觉身体舒坦多了,心情也变好了。”张秀兰说,虽然现在是冬天,但参与锻炼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每天定点在社区广场比划招式,成为社区里流动的风景。北京体育大学同杨庙社区联合打造的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通过全方位了解居民身心状况,针对老年人和体弱群众,把体育运动、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养老支持,推动群众体质提升。

体医养结合,在医院里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可以引导人们安全健康地进行恢复运动,这对身患疾病的老年人健康养老具有重要意义。在北京老年医院的老年心血管中心心脏康复病区,运动呼吸训练、心肺运动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区……满满当当的运动医学设备让人误以为走进了老年健身房。心脏康复病区副主任罗智说:“很多老年人在心脏手术后不敢运动,不会运动。科学研究与实践经验证明,科学合理的运动有益于老年人心脏康复。心脏康复病房通过控制危险因素、综合功能评估、围手术期管理、运动康复、心理干预和营养指导等老年心脏康复综合治疗,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再次发病和猝死的危险,促进他们享受健康晚年。”

文:刘昕彤

图:新华社

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