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看过武林外传这部经典的情景喜剧,在众多的人物当中,吕秀才一角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他不但在科举上一直没能取得建树,而且还将家里的祖产败光,回顾众多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提到“秀才”一词,人们想到的都是穷困潦倒的书生形象。
那么“秀才”在古代真的有这么不堪吗?如果放到现在,“秀才”这个功名又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呢?
在古代,其实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想要实现从平民到贵族的等级跨越,可以说是难如登天,尤其是在隋朝以前,在朝廷做官的,大部分都是贵族出身,或者是在乡土颇有名望之人。
普通人只能靠着种地勉强维持温饱,虽然古代奉行“士农工商”,农民看上去阶级地位很高,但他们的生活条件却不容乐观,很多普通人每日辛勤劳作,才能够勉强维持温饱。
而大贵族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威,一直在努力维系着“世袭制”这样的直系血亲继承制度,在经过数个朝代的积累后,整个社会形成了鲜明的阶级。
虽然汉朝时期,统治者为了给自己选拔人才,实行了察举制,想要从底层群众选拔官员,但是真正能够靠这个制度实现跨越的平民人数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虽然察举制实施的最初用意是好的,但是这个制度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那就是候选人完全是由当地长官决定的。
在这个过程中,候选人是否合格仅凭长官的个人想法决定,所以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贪污受贿的情况,让一些品性恶劣的人登上官位。
而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绝对不在少数,毕竟很多有钱人家在实现财富积累后,就会想要实现阶级跨越。
在古代那个“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年代,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当官,就能够惠及整个家族,让家族都能够得到庇护。
所以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愿意拿出大量的金钱换取一个当官的可能性,而有的长官品性一般,在利益的诱惑前,无法坚守自己的底线。
双方会在私底下达成交易,将富裕家庭的人推荐给朝廷,所以寒门子弟想要翻身的可能性很低,就算是大家都知道其中的黑幕,也没有办法进行反抗。
所有人都对这一事件保持着心照不宣的态度,这种现象直到科举制实施后,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隋朝时期,皇帝为了选拔官员,扩充自己的朝堂,便开创了科举制,后期,唐朝为了对抗门阀世家,不断对科举制进行完善与扩充。
在经过了数个朝代的应用后,科举制成了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为朝廷培养出了大量的可用之才,“秀才”也随之诞生。
科举制的流程十分复杂和严谨,大致可以分为院试、乡试和会试,通过了这些考试的人,可以到朝堂上接受皇帝的考核,这一步被称为殿试。
等到殿试结束后,从考试中脱颖而出的读书人就能够得到官职,所以很多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都会选择读书。
但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有资格考试,在参加院试前,这些读书人还需要通过当地官府组织的“县试”和“府试”,只有通过这两项考试,才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考试。
在院试结束后,通过考试的读书人,就能够从朝廷得到奖励,这些人也可以被称之为秀才,有了秀才的功名,读书人就可以通过科举实现阶级跨越。
但科举考试是很残酷的,有一些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考中举人,只能在秀才的位置上碌碌无为,但这并不意味着秀才就可以被小看。
就算是最不起眼的秀才在古代社会也有一定的特权,首先考了秀才以后,就能够从官府手中拿到一定的补贴。
秀才名下有一定田地的,也不需要向官府纳税,而也不需要服役,所以很多人在考上秀才后,宗族都会将一定的田地挂到秀才的名下,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其次是秀才享有一定的政治特权,古代有着严格的制度,如果老百姓遇到官员的话,必须行跪拜之礼。
但考上了秀才后,在遇到县级官员的时候就不需要跪拜,而且秀才还可以免除一定的刑罚,就算是犯了重罪,也可以从轻处罚。
因此,一些官员在遇到秀才犯罪的事后,无法轻易对其动手,否则就是违反了国家条例,触动了文人阶级的礼仪。
最后秀才的谋生方式也要远远多于其他人,如果能够继续考上其他的功名的话,就能够进入官场,就算是考不中也可以进入官府,担任师爷参与到当地的治理当中。
如果不愿意在官场打拼,但又想要在当地拥有一席之地,那么秀才完全可以靠着自己的功名成为当地颇有名望之人。
就算是秀才不想要涉足管理事务,也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成绩,进入当地的私塾教学,或者是成为富裕人家的私人教师,享受弟子的供奉。
通过以上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充分了解到,想要成为一名秀才到底有多么不容易,而现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更重。
毕竟在如今的社会中,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就必须拥有一定的学历。
可能有些人觉得,自己在现代社会能够进入大学学习,那么到了古代最起码也是一个秀才,但现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
因为科举考试的涉猎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最基本的四书五经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历史典籍,在每一道考题的背后,都有其他的寓意。
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能考上秀才的功名,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在清朝的科举考试中,有四五十万人参加秀才考试,但最后榜上有名的人数不过两万人。
如果换算成现在的比例来看,那么考上秀才就意味着现代考生在参加高考时,考上了全国重点本科,就算是普通的一本都没有办法和考取秀才的难度相比。
由此便可以看出,国家的富强对于一个民族到底有多么重要,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作为基础的话,那么现代教育制度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改革。
现代人能够接受教育是十分不易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考验与磨难,克服了无数的阻挠,才能够形成如今的现代教育制度。
所以我们必须好好珍惜现在的机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本领,虽然说读书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唯一途径,但是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将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秀才”这个形象并不像各种影视作品和文艺作品描绘的那样不堪,相反每一个能够考上秀才的读书人都是经过了数年的苦读与考场的磨炼。
他们在读书上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为之敬佩的,而且虽然“秀才”已经退出了当前的舞台,但是它对现代教育制度产生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
我们可以从科举制度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不断丰富我国现在的教育制度,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到先进的教育,为国家未来的发展积累足够的人才,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