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高星)记者从2025年朝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获悉,北京朝阳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全市率先构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三驾马车”同向发力的“大就业”服务格局,坚持公共就业服务和市场化就业服务“双轮驱动”,全区从业人员居全市首位,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就业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在全市率先打造“1+43+N”零工市场就业服务体系 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据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朝阳区明确了17个行业带动就业的任务,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估机制,强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的评估,在各行业、各街乡的项目招引工作中,优先考量建设项目的带动就业情况。同时,发挥政策引领带动作用,2024年,共为1765家企业、涉及13.1万人次申请拨付就业政策资金10.9亿元。

此外,朝阳区坚持公共就业服务与市场化就业服务统筹、线上就业服务与线下就业服务互补,积极打造以区级为中心、43个街乡为辐射、社区园区广泛布点的“1+43+N”区域性系统性零工市场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工作横向互动、纵向联动、多方协同。

规划布局方面,朝阳区已建成区级公共就业服务大厅,设立求职登记和招聘登记区、职业指导区、直播带岗区等功能区域,并同步设置专业化零工窗口,为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同时,朝阳区实现了零工服务窗口在43个街乡全覆盖,统一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提供岗位直达、信息到手、服务到家的“零距离”就业服务。此外,朝阳区在新就业形态群体、城市运维人员集聚的七彩家园,打造了智荐零工市场,提供商务会服、会议赛事服务等岗位推荐服务。依托立水桥交通枢纽,设置朝阳区人多多零工市场,提供建筑装修、家政保洁等岗位推荐服务,着力破解“马路零工”就业难题。

2025年,朝阳区将结合就业工作新形势新定位,研究制定新一轮区级稳就业促就业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发挥政策带动作用。进一步织密就业服务保障网络,打造“亲邻就业坊”“社区就业链”“职通邻里家”等服务品牌,将服务网络末梢辐射覆盖至社区、楼宇,推动就业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广覆盖、用人主体广惠及、就业创业全贯通,推动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全力提升就业服务效能和精准性。

朝阳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营收超1100亿元

朝阳区着力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在全市启动首个“就业服务季”活动,结合各行业、各辖区重点用工需求,开展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招聘活动、直播带岗、创业创新大赛、人力资源服务行等全链条就业服务,服务季期间累计举办活动405场,服务企业5000余家。

同时,朝阳区不断深化“岗汇朝阳 职达社区”就业服务品牌,持续推动“就业流动服务站”进商圈、夜市、学校、超市、社区、园区和各类活动现场“七进”活动,并向“首店、首发经济”聚集地、茶香文化节、咖啡节、潮市集等活动现场延伸,2024年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1122场。在此基础上,朝阳区创新“一键式”送岗模式,利用融媒体矩阵、社区楼门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居民一键扫码即可实现求职。该模式已覆盖全部街乡、607个社区,推送岗位36.6万个,服务求职者112万人次,切实推动就业服务均衡可及。

2024年,朝阳区还发布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海外发展实用指南,为机构“出海”提供贸易属地政策信息。人力资源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1600余家,年度营收超1100亿元,税收超55亿元。

2025年,朝阳区将持续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举办第五届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继续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行”活动,支持机构为重点行业领域提供服务;高质量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持续探索完善出口基地标准化体系、服务贸易从业人员资格培养模式和认定标准建设等制度内容,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规范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监管,结合“6+4”综合一体化监管调整分类分级评价体系,实现全行业机构分类分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