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中期,中央提出了“向科学文化进军”的口号,要求加强对高等学校的领导。

中央之所以有如此举动,是因为当时社会上有不少流言称“共产党人领导不了高校”,以至于不少激进的人更是直接叫嚣“共产党人退出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云南省省长的郭影秋自告奋勇要求到教育部门工作,1957年7月,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安子文找郭影秋谈话,并转达了政治局的意见,调他去南京大学当校长兼党委书记,郭影秋闻听,欣然同意。

宁当校长,不当省长。

郭影秋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特别是南京大学,对于这位从政坛转战教育领域的校长,许多人都感到好奇。

那么,郭影秋能不能当好南大校长呢?

要细细说起来,郭影秋早年的确从事过专业的教育学习。

1909年,郭影秋出生于江苏铜山,1928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科学校,1932年考入江苏教育学院,毕业后在沛县中学教书。

本该在教育领域增光添彩的郭影秋后来意外走上革命之路。

在沛县中学教书时,郭影秋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1935年开始就秘密从事地下工作,抗战时期还在湖西抗日根据地创办了湖西中学,但不久之后就投笔从戎参军,历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政治部主任。

要是按照这个步调,郭影秋没准还能在建国后授衔。

不过在建国后,郭影秋就调到了地方工作,任川南行署副主任、主任,至1952年秋,任云南省政府副主席,半年后被任命为省长兼省委书记处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经离开教育行业的郭影秋为何要重返教育领域,原因无他,都是因为当时社会上有不少流言,称“共产党人领导不了高校”,郭影秋自己就是个不信邪得主,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坚持要调到教育部门工作。

“不相信共产党人领导不了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也不相信共产党人完成不了业务上的内行。”

当时社会上对郭影秋到南大任校长,普遍也是质疑较多,特别是南大的师生,毕竟当时社会上“反右”的风气正盛,特别是大跃进的浪潮极大的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因此大多数师生认为,郭影秋来学校就是来搞政治的。

可郭影秋一上任,就让所有人吃了一惊。

1957年9月,郭影秋刚上任南大,就宣布了第一道命令:

“学校还得上课,学校毕竟还是要以教学为主,假如不上课,还要学校干什么?”

郭影秋不光力推南大复课,还减少了学校中有关政治教育的部分,并主张教学是学校第一位的工作,这在当时可称得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影秋不光重视教育,还重视知识分子,他到南大后两个月,恰逢当时学校中文系三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胡小石、陈中凡、汪辟疆的七十寿辰,他不仅力主为三位老教授祝寿,还亲自在家中设宴款待,并于席间亲自斟酒,敬酒,以示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不光如此,郭影秋还主张知识分子进党委会,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郭影秋在南大一系列的行为提振了广大共产党人的信心,也标志着共产党人其实是可以领导好高校的工作的,不光是许多专家学者称赞他,就连周总理也盛赞他。

郭影秋在南大任校长前后差不多有六年,极大的推动了南大的教学工作,给全体师生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

1963年初,周总理要调郭影秋任国务院秘书长,郭心忧学校教学工作,不愿到国务院工作,后来是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吴玉章请求周总理派一得力助手,郭影秋这才接受了周总理调令,来到了北京。

1966年5月19日,郭影秋又出任了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文教,兼原职),同时兼任人大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

不过对这个任命,郭影秋心里谈不上有多高兴。

当时正值动乱将始之年,对意识领域的批判愈发升温,使得许多人都感到惴惴不安,郭影秋调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主要是接替因“三家村事件”遭到批判的邓拓。

郭影秋当年任南大校长时与邓拓并称为“党内的南北两大才子”,他们都属于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同时身上也有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不其然,郭影秋刚上任两个月,就被撤职。

当时康生极力拉拢郭影秋,但郭影秋始终不愿意投入。随着后来运动推进,郭影秋很快就被打倒,并被康生扣上了“假党员”、“叛徒”、“二月逆流的急先锋”等帽子。

据郭影秋的回忆录《往事漫忆》中也讲到:

“1967年三四月康生在一次群众会上,信誓旦旦地说:‘郭影秋是叛徒,现在已有确凿的证据。’这又是进一步的栽赃陷害,必置我于死地而后快。”

事实上,郭影秋被打倒以后,人大的学生最先坐不住了。

因为郭影秋自从到人大任职以后,兢兢业业,赢得了广泛赞誉,据当时人回忆:

“郭影秋得到了人大大多数师生员工的称赞。他没有领导架子,来人大的第一天,车刚到校门外就下车,自己扛着行李进来,打听校长办公室在哪儿,拿着介绍信自己去报到。他生活简朴,来人大后,不要豪宅,就住在和我们隔了一个篮球场的二处,和我们一样的灰旧的老房子,还是平房。五间房,一个院,很有点农舍的味道。老伴病了,他自己背她上车。很多的点点滴滴,都记在人大广大师生员工的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大的学生不接受郭影秋被扣帽子,组织了两百多人到北京市委反映,后来更是反映到了康生家,促成了在人大的两次辩论。

不光是人大的学生,当时南大的学生听闻老校长的遭遇后,也自发的组织了一批师生到北京保护老校长。

更令人诧异的是苏家坨的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8月,苏家坨600余农民群众自发到北京保护郭影秋,因为在前一年,郭影秋曾带人大63级学生到苏家坨参加社教活动,给当地的农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为了避免事态扩大,郭影秋只好隔着窗户讲话劝说:

“大家千万不要到城里来,不要耽误了生产。我的问题要相信组织,要相信人民大学的红卫兵,会把问题搞清楚。”

也因为这些情况,使得郭影秋更受到影响。

在那几年,郭影秋的身体情况始终不是很好,患病也没有得到及时救治。

1969年,郭影秋因身体原因到日坛肿瘤医院检查,当时有老友冒着风险到医院探望,发现郭影秋骨瘦如柴,形容枯槁,事实上以郭影秋当时所处的环境,也不大可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加剧。

当时,郭影秋腿部生疮后,未得到及时救治,后来又被误诊为皮肤癌。

1971年,郭影秋被转到了301医院时,他的腿疾已经恶化,但仍然没有得到救治。

郭影秋的腿疾至1981年才得到治疗,但因为长年累月的拖延,已经无法根治,只好截肢。可在当时他又被确诊患了胃癌。

可尽管是处在病痛中,郭影秋仍然心忧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7年春,郭影秋听闻人民大学还处于“停办”中后,不顾病痛召集了原人大的一批教授、老师商量复办,并把整理成的报告递交中央。

在郭影秋的推动下,人大很快复课。

1978年7月,中央任命成仿吾为人大党委书记,同月26日,在复校大会上,郭影秋发表讲话:

“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从现在起步到本世纪末是七亿秒,七亿秒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天文数字,如果我们能一秒一秒的思考问题,一秒一秒的处理工作,一秒一秒的培养青年……就是说我们要争分夺秒的大干快上,我们会在1年、3年、8年、12年之内,飞跃前进,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可很遗憾的是,因为身体原因,郭影秋没能再踏上讲台。

1981年郭影秋截肢厚,同年确诊患了胃癌,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关心祖国的教育事业。

1982年,南京大学八十周年校庆,郭影秋抱病写了一副对联:

苍莽石头,长虹横贯;浪淘尽三国风流、六朝金粉、二陵烟月、半壁旌旗。况虎踞春残,寂寞明封余数垒;龙蟠叶老,萧条洪殿锁斜阳。初解放时,只剩下蒋山青青,秦淮冷冷。

东南学府,赤骥飞驰;名奕留两江情采、四壁弦歌、八十年代、千秋事业。欣栖霞日暖,郁茫天堑变通途;浦口新潮,百万雄师传夜渡。本世纪末,定赢来人才济济,科教芃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10月29日,郭影秋与世长辞,享年76岁。

郭影秋生前曾留有遗嘱,后事一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把遗体捐给医院供科研之用,并把仅存的稿费上交党费。

郭影秋余生唯一留给子女后人的,是他那万卷藏书。

高风亮节的精神,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