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广安市协兴镇金狮社区一老人在家中熏腊肉被社区工作人员收取200元教育管理费,老人还写了“不再在家熏腊肉”的保证书,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年关到了,农村家庭“熏制腊肉”是一种乡间传统,因为有腊肉才会让老百姓感觉到有年味,可能在一些执法者眼里这是影响环境了,但这并不是惩罚老人的借口,管理的意义在于让老百姓更幸福,更自由,而不是不断地制造生活的约束。
这件事引起争议有两个方面,一是罚款问题,当然当地澄清说那是教育管理费,而且已经退费了,但是从事情发生日期到退费日期,以及相关问题曝光的日期进行关联分析,让人不难得出结论,很明显是罚款-曝光-退费这么一个时间线。
如果是合法合规的环境保护执法,那么罚款属于合法的执法处罚方式,就不必谈退费的问题。不能因为事情被曝光了,原本合法合规的执法,处罚突然就被取消了。
反过来,如果罚款本身不合规,那么一开始就弄错了,不仅需要退费,而且需要道歉。尤其是罚款或者说教育管理费的收取者并不是环保执法部门,而是社区,这就更令人生疑了。在这而言,即便罚款是在环保执法部门在场的情况下开具的,行为人如果是初次违反,应当予以训诫、警告。
另一方面,就是禁止个人自行熏制腌腊制品的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很多网友都认为“管得太宽”。如今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腊肉都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风味,逐渐成为了中国人过年时不可或缺的食品,象征着丰收与富足,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有网友甚至调侃质疑:熏腊肉要集中,那每家每户生火做饭也要不要集中呢?
有人可能会说,农村以及城郊分散居住,居民在自家熏制腌腊制品,烟气消散得很快,没有太大影响——消散只是向着周边消散,味道变淡,但不可能凭空消失了。熏制腌腊制品,一定会产生污染,除非采用环保过滤装置。
但这一切不能离开剂量谈性质,比如普通农民少则十几斤,多则几十斤、上百斤熏制腌腊制品,在四川盆地冬季相对潮湿寒冷的环境中,采用锯木面或松枝等木质燃料不充分燃烧的方式来进行熏烤,污染究竟有多大,这个应当拿出一套比较准确、分门别类测定的数据:熏烤过程多长时间,采用什么样的燃料,烟气污染指数,熏制的腌腊制品的腌制原料与烟气产生的气味挥发影响等等,都应当形成有说服力、可以验证的结论。
如果熏制腊肉造成的污染,远远不及工业、城市建设等污染源,那么无论是改善当地空气环境还是减轻外溢影响,更合理的做法似乎是将主要精力用来控制工业、城市建设等污染源。
传统文化与环保之间的平衡,本就是一个复杂和微妙的议题,这需要我们管理者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既要考虑环保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意味着尊重民众的情感和历史积淀,而在意环保,是对未来的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一份承诺。
来源 丨 红网论坛网友@给我一支香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