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最需要转发家庭群的漫画
“辅导员”、“营养师”、“康复理疗师”,这些高大上的身份,配上健康讲座、专家直播、天花乱坠的术语,共同搭建起养老保健的“伪科学”大厦。
保健品是怎样“围猎”老年人的?
一、放长线。
1. 初期建联。用鸡蛋、大米等便宜日用品进行地推,趁机添加老人微信、建群、办会员卡。
2. 培养习惯。每天发小红包奖励,让老人定点参与群打卡。
3. 增进感情。日常嘘寒问暖,逢年过节上门探望,逐渐变成“干儿子”“干女儿”,获取老人信任,借机打听老人的基础病、家庭情况、养老金水平,为精准推销做准备。
4. 组织活动。邀请老人参加健康讲座、集体旅游等,打造老人共同玩乐的社群氛围。
二、钓大鱼。
1. 针对老人病症夸大产品效果,引导老人购买。“包治百病”是基础操作,三高、糖尿病、关节炎等常见病是宣传重点。
2. 组织线下讲座,请购买过的老人分享经验,营造抢手的购买氛围。“气氛到那儿了,只有极少数老人能扛住不买。”
3. 销售哭诉如果业绩不达标便会失业,习惯了“干儿子”“干女儿”的关爱与服务的老人,通常会心软。
4. 面对子女的阻拦,销售会暗示老人把握金钱的支配权,导致“孩子越拦、老人越要买”。
针对诈骗犯罪,我们常说“没有上当受骗不是因为聪明,而是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骗局。”而老人心甘情愿购买保健品,也说明保健品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比如——
归属感。当家人的关怀不足,就给了“干儿子”“干女儿”可乘之机;
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我得健康,不能给孩子拖后腿”;
生命流逝带来的健康焦虑。让部分老人把保健品当作生活支点,表示“只要保健品没吃完,我就不会死。”
还有久病难医的老人,哪怕知道是三无产品,有一丝希望也愿意尝试。
或许,他们想买的不是保健品,而是情感支持、健康和安全感。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李雪旎
审核:申亮
监制:孙磊
近日热点短视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