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消息,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注意到俄罗斯商品馆引发热议,于2024年12月23日起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
图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共排查发现47家“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对关注度比较高的经营主体资质、店招标语宣传、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检查。
对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责令停业。
图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同时,有个别店铺宣传为“国家馆”,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个别店铺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也自称为“俄罗斯商品馆”,误导性较强。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调查。
部分店铺已将“国家馆”的店招调整。图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除此之外,已要求此类店铺做好索证索票,确保商品来源合法正规;不同产地商品的分区摆放,确保标识显著消费者可辨别。
部分店铺已将商品分“国产区域”“进口区域”摆放。图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下一步,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关注此类店铺的经营情况,加大监管和执法的力度,指导商家规范诚信经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新闻链接
据东方网报道,上海丽水路豫园商圈一家购物中心的一楼,临街开着的一家店铺,蓝色的招牌上,一只系着红色围巾的小熊旁边写着英文Russia。这家俄罗斯商品馆目测有数百个平方,店内循环播放着俄语歌曲,一排排一人高的货架上密密麻麻摆满各色商品,香肠、饼干、巧克力……大部分商品都写有俄语或印有套娃等图案。
来旅游逛街的几位俄罗斯游客表示:
“这里的俄罗斯商品,有的我见过,有的我从来没见过。很明显,这里商品的目标受众不是俄罗斯人而是中国人,所以我不会选择在这里买商品。”
“我觉得这里的商品有的是在俄罗斯生产的,但是是专门销售给中国的。”
在古北1699广场也有一家“俄罗斯商品馆”,奇怪的是,里面的肉肠、罐头、牛奶片,产地居然是黑龙江、山东、广东等地。
图源:东方网
身穿印着“免税商品”红色马甲的店员四处游走,向顾客推销,随机拿起一罐奶酪,询问店员该商品产地是否为俄罗斯,店员给出回应:是的。但是包装上的产地一栏,清清楚楚写着山东聊城。
图源:东方网
店内随机一款小米粉的包装上发现,委托单位为俄罗斯的一家公司,经销商是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内的一家公司,商品的实际产地却在山东临沂。
图源:东方网
查询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近期也有不少人反映在上海宝山、杨浦、奉贤等多区都有类似的俄罗斯商品馆,货架上不仅混杂着众多国产商品,有的甚至还是三无产品。
上海市民侯先生表示,他在俄罗斯商品馆买完东西之后,发现商品标签上连个厂家都没有,就投诉到12345市民热线,相关部门联系到他,组织调解,然后商家联系了他,商家承认是三无产品,向侯先生表示歉意。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另有媒体日前报道,一则博主与俄罗斯女友逛“俄罗斯商品馆”的视频引发热议。博主的俄罗斯女友进入该店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些都是假的。”
据博主透露,这家名为 “硬核俄货” 的店铺,通过设置 “welcome Russia(欢迎来到俄罗斯)”等引导性标语、播放俄罗斯音乐以及采用俄罗斯风格装修等手段,极力营造出一种纯正俄罗斯商品店的氛围,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门店,监管部门已予以立案调查,责令停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博主称,店内大部分商品实为中国制造,且价格虚高。同时,其表示由于俄语的复杂性,使得翻译往往不准确。国内部分商家先确定中文商品名后再用翻译器翻译成俄语,导致出现连俄罗斯人都看不懂的商品名称。
此外,诸如俄罗斯榴莲糖、咖啡及各类热带水果制品更是十分离谱。博主表示,俄罗斯气候寒冷,根本不可能产出这些热带水果。
颇受争议的“俄罗斯商品馆”也在北京开设了门店。1月9日,中国城市报在北京中海环宇荟购物中心2层发现,显眼的电梯口处也新开了一家名为“俄罗斯产品馆”的商店。
“这是新开的,以前没见过。”一位经常去北京中海环宇荟购物中心消费者说道。然而这家门店也并非全部为进口商品,比如在某点评平台就有消费者提醒,该门店的部分产品并非俄罗斯产地,需要看清标识再下手。
类似的“俄罗斯商品馆”除北京外,在广州、成都、长沙等多个城市也广泛存在。而从网友“通报”来看,可以说是“连五线小城都覆盖到了”。一眼望去,这些店铺不约而同采用“蓝底白字”的装潢风格,相似度极高。
事实上,这些商品馆,多是由不同品牌的俄货供应链平台,通过授权加盟的方式开出。据北京日报报道,以拥有一间百余平方米店面的投资人身份,联系某总部位于武汉的品牌。招商人员称,目前公司的加盟项目非常火热,“社区店、景区店、商场店我们都支持,像您自己有门店,边改造边铺货,赶在年前开业,走货量会特别大。”
谈及自家品牌优势,对方称,公司做国际贸易采购已有八年,有专线物流,货物分至全国,保证3日内必达。“毛利能达到50%,如果到时候一些商品滞销,还可以跟总部退换货。”
为啥一些商品俄罗斯本地都见不到?对方坦言,有的商品,企业会注册、购买俄罗斯商标,在国内生产,属于“俄货”但俄罗斯确实没有,还有的商品其实就是完全的国产。“像肉类,咱们进不来,大列巴,保质期只有15天,进货再怎么快,也没法弄。”这样的纯国产商品,店里会控制在20%左右的比例。“对这些商品,咱们在人员培训时都提前讲好,告诉他们有些东西该怎么跟顾客说。”
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费用方面,公司按区域划分不同评级,收取20万至50万元的加盟费。北京除几个远郊区评级为A外,其他区域评级均为A+,按最高档50万元收取加盟费,优惠后也要25万元。周边市县价格则大幅降低,例如固安评级为C,优惠后加盟费为10万元。另外每个店面还要收取十余万元的保证金、设备、装修等费用。
俄罗斯商品馆有多火爆?
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3532家,近两年相关企业持续增长,2024年截至12月18日,累计注册841家,已超2023年全年注册量。
此外,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的地域分布聚集性较强,大多聚集在北方地区,且超八成企业分布在黑龙江省,其中牡丹江市今年累计注册超500家。
选购前应查看产品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在销售商品时,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关键在于,每款商品是否明确标注生产商、产地等信息。”中消协律师团成员、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接受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商家故意将某非进口商品宣传为进口商品,可能会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局投诉。如果标注明确,应该说履行了告知义务,没有虚标。
这就是这些店铺的“巧妙”之处,在装潢、营销等方面煞费苦心,从整体打造“正宗俄式”的印象,持续加深消费者的认知,令消费者误以为店内所有商品均为进口,从而在选购时忽视对具体信息的查看。但深究起来,可能又未必存在实际违法的情况。
一些国产商品的包装上,还会注明“俄罗斯式”“俄罗斯风味”等字样,而“俄罗斯”三个字较大,“风味”则小小的缀在旁边。李斌称,说明一些商品有“打擦边球”之嫌,“毕竟中国也是可以生产俄罗斯风味的食品的。”他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还是要仔细查看每款产品的外包装,从生产商、经销商、产地,包括配料表等信息中判断,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哈尔滨市民小武曾在俄罗斯留学,做过俄罗斯导游。她告诉记者,俄罗斯各种肉制品不允许出口,还有一些产品如榴梿糖、驼奶粉等,俄罗斯本地并不生产,以她多次出境的经验而言,从未在俄罗斯见过。
具体如何区分“伪俄货”?小武提供了一些选购小贴士:看包装——俄罗斯商品上不太可能随意出现英文字母或中国文字,选“俄罗斯进口”而非“俄罗斯风味”。看条码——前两位数字代表国家或地区代码。对于俄罗斯,国家或地区代码为“460”至“469”,69开头的都是中国生产。事实上,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唯一授权的电商平台“俄罗斯(Russia)国家馆”已在三年前上线,记者翻看商品列表发现,该平台在售商品与线下“俄罗斯商品馆”存在不小差别,也没有水果制品、驼奶粉羊奶粉、面包、肉制品等。
■综合自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新华日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客户端等
■编辑:越玥、张阿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