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某品牌公关在社交平台称,五条人乐队在该品牌官方旗舰店买衣服,演出后,将穿过的衣服申请退货。爆料吐槽称,“五条人乐队在他的品牌旗舰店网购了两款西装外套,收到之后穿上了某卫视跨年晚会的舞台,劲歌热舞之后大汗淋漓,下台之后申请了退货退款。”随后,事件相关造型师致歉,称“抱着侥幸心理于表演后退货退款,因平台机制不完善,导致了退货退款成功。”(扬子晚报)
台前劲歌热舞,台后“原装”退货。全网直播、众目睽睽,被抓包曝晒,着实尴尬至极。五条人乐队,并非无名之辈,而是在摇滚圈内颇有地位。如此大咖,竟也玩起了此等抠唆算计,未免有些自降身份了。此事闹大之后,造型师迅速出面、道歉认责,大有“背下一切”的架势。就直觉而言,大牌艺人,当然不会吝啬这点衣服钱。只不过,娱乐行业背后的产业链千头万绪,浑水摸鱼、跑冒滴漏在所难免,此番“演出后退货事件”,大致就是源出于此。
相较于甲方支付给五条人的出场费,区区几千元的服装花费,可谓微不足道。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此类演艺经济背后,往往涉及了一系列具体的分工,“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极其复杂。以演出服为例,有些是节目组提供,有些是艺人自带。之于前者,有可能存在将“服化道”外包采购的情况;而就后者来说,也有“艺人私服”“品牌赞助”“经纪公司提供”之分——总的来说,并不缺衣服,也不缺“置装费”,只是会有人钻漏洞、谋私利罢了。
事实上,很多艺人的演出服,都是借来的,节目组借、造型团队借抑或是经纪公司借。此次五条人乐队的造型师,最初也是想找该品牌的店方沟通借衣服,未能如愿之后才下单购买。一般来说,这种“借衣被拒”的情况并不多见,品牌服饰出于营销宣传的考虑,基本都是会积极配合“出借演出服”……久而久之,这似乎形成了某种行业默契,也即通过“借衣”等操作,把预算中的“置装费”省下来,继而转化为造型团队的“净收入”。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局面:“置装费”明明已经安排在那里,但就是被默认“不需要用”“不想被用”。在这种思维定式与职业习惯下,某些造型师才动起了“衣服表演后退货”的歪心思。此举背后的逻辑,很像是眼看着“煮熟的鸭子要飞了”,情急之下祭出昏招。这里面的“心路历程”,与此前曝出的某些学校学生表演完把服装退货的操作,有着明显不同。说到底,并不是“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一制度本身存在问题,而是演艺行业“服化道”利益链水太深,极致的成本控制、逐利冲动,使得“投机”凌驾于了“体面”之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