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责任和使命所在。如何更好地打造儿童友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环境呢?在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在区人大代表、蓬莱路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余祯看来,学校是推动儿童友好工作的主要阵地,社会是推动儿童友好建设工作的重要场域,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需要学校和社会同向同行、协同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蓬莱路第二小学自2013年起创建校本特色课程——“蓬莱小镇”。该课程把学校打造成微型社会,涵盖医院、超市、邮局、银行等48个小社会课程供学生选修,旨在小社会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从而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儿童。比如在“蓬莱小镇”情境中创建小镇议事厅,组织孩子们和人大代表面对面共同议事,至今已举行13场。其中,孩子们提出的增加社区户外儿童友好活动空间的建议就被人大代表转化为了代表建议,得到多部门的响应和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学校充分用好社区资源,与老西门街道辖区内的多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例如老西门派出所、老西门地段医院、复兴消防救援站、工行中华路支行、盒马超市等。这些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蓬莱小镇”小镇民实习基地,定期接待孩子们来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在真实社会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目前黄浦区的儿童友好服务点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儿童友好服务点多独立存在,较少与学校协同发力;儿童友好项目多由成人设计,较少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儿童友好的空间较少充分发挥其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余祯表示,今年递交的代表建议中提到,蓬莱路第二小学和老西门街道辖区内各单位协同合作的案例也许可以推广。建议各街道牵头,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周边医院、邮局、银行、超市、警署、消防站等社区现有资源,创建校社联动儿童友好的社会实践基地,签订共建协议,结合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课程活动的需要,开发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共同打造儿童友好的社会大课堂。

记者 / 张益

编辑 / 孙冲

视频 / 王登轩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