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根脉和魂脉,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成果与生动典范。
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
中华民族的高度自觉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在此过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高度自觉源于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而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则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进入20世纪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具体到中华民族,“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引起了马克思高度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撰写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通讯,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实践。
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飞跃,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建设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始终强调政治统一。列宁强调,“在各种不同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者是决不会主张实行任何联邦制原则,也不会主张实行任何分权制的。中央集权制的大国是从中世纪的分散状态向将来全世界社会主义的统一迈出的巨大的历史性一步。”越是多民族国家,越要坚持政治统一,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前提。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始终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马克思强调从交往视角看待民族关系,认为“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越是多民族国家,越要强调交往交流交融,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石。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始终强调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分析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必然会影响民族团结进步。越是多民族国家,越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始终注重文化相通。马克思主义主张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列宁反对各民族在文化教育上的相互隔绝状态,认为“‘民族文化自治’这个口号则鼓吹各民族在教育事业(以致整个‘文化’事业)上互相隔绝,而隔绝是完全符合保持一切特权(其中包括民族特权)的基础的需要的”。越是多民族国家,越要凝聚文化共识,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
▲2024年12月20日,河北省沧州市重庆路小学舞龙舞狮社团的学生们在体验舞狮。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始终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正是在此基础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精神纽带不断拉紧,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不断巩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植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根植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发展。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由此确保了中华文明没有随着政权的更迭而中断。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塑造了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得益于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互鉴融通、兼收并蓄。中华文化丰富多彩,赋予自身与时俱进的生机活力。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大一统历史传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由此形成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2024年12月31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进行舞狮表演,迎接新年。新华社发(吴拯摄)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涵养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这一历史取向,“合”是主流,“交”是过程,“融”是关键。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对和平、和谐、和睦的追求。正因为和平性,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基本动力是四周融入中心的向内聚合,而不是中心征服四周的对外扩张。
立足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既能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又能赋予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深厚的文明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我们必须从“两个结合”的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体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根脉与魂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优越性,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牛锐、王琪
制作 |章音頔
来源 |中国民族报
看完了,点个“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