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春晚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着电视,欢声笑语,就等着那一个个精彩节目登场。可如今,不知从何时起,春晚在大众心中的地位悄然改变,甚至不少人直言,它已然成了一块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背后的缘由,着实值得那些高高在上的导演们静下心来好好琢磨琢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遥想春晚的辉煌往昔,那可真是全民关注。从经典的歌舞表演,到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相声,无一不让观众津津乐道。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开创了春晚喜剧先河,赵丽蓉老师的 “宫廷玉液酒” 至今让人回味无穷,还有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瞬间点燃了那个年代的热情。那时的春晚,贴近生活,演员们用心演绎着老百姓日常的酸甜苦辣,舞台上下,共情满满。

但反观现在,一些节目越来越脱离群众。舞台越来越华丽,特效越来越酷炫,可内容却愈发空洞。导演们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追求视觉冲击,认为大场面就能抓住观众的心。但观众真正想看的,是能打动内心的故事,是能引发共鸣的笑点与泪点。那些堆砌起来的华丽,反而像是一道无形的屏障,拉开了与观众的距离。

再说说节目编排,在这个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春晚本应海纳百川。然而,有时候为了迎合所谓的 “高大上”,一些小众却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难觅踪影,反而是千篇一律的流行歌舞反复上演。年轻人喜欢的二次元文化、新兴的脱口秀等若有若无,老年人钟情的传统戏曲又常常被压缩时长,这就导致各年龄段的观众都难以尽兴。

而且,春晚的选拔机制似乎也缺乏足够的 “接地气”。有才华的新人、草根艺人想要登上这个舞台,困难重重。层层审批、复杂的流程,让许多鲜活的艺术力量被拒之门外。而那些 “熟面孔” 年年登场,观众难免审美疲劳。春晚本应是艺术的孵化地,给新人机会,让艺术传承创新,如今却略显沉闷、缺乏新意。

高高在上的导演们啊,是时候放下身段,深入到观众群体中听听大家的心声了。走进社区,听听大爷大妈对传统节目的期待;问问年轻人,他们渴望在除夕夜看到怎样的潮流碰撞;了解一下游子们,何种节目能慰藉他们的思乡之情。春晚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怀与记忆,它不该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黯淡,只有回归大众,倾听民意,重新找回那份初心,春晚才能再次成为除夕夜那道最亮的光,温暖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毕竟,它不仅仅是一台晚会,更是民族文化传承、情感汇聚的纽带,别让它真的沦为了食之无味的 “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