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发菩提心”是每一个修行人绕不过去的课题。初入佛门的弟子或许会感到欣慰——不过是发个愿而已,何须过于纠结?一句“愿度一切众生”,再添上一句“愿生佛果”,似乎一切便水到渠成。
然而,高僧大德却反复提醒:菩提心不是念出来的,而是要发自内心深处。真正发起菩提心,远比想象中困难。
一、
一位修行了二十多年的老居士曾在法会上当众忏悔。他说:
“我学佛多年,自认能讲出不少关于菩提心的教理,但仔细反观自己,发现从未真正生起过那种愿度众生的深切发心。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我对亲近之人尚能生出几分慈悲,但对陌生人,甚至对与我对立的人,却从未有过真正平等的心。”
这番话不仅令在场听法的居士震动,也让许多修行人陷入深思:难道我们这些年所说的菩提心,都是空话?
索达吉堪布在讲解《前行广释》时提到:“很多人嘴上说发菩提心,但那种发心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认同,并未融入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发菩提心绝非简单的口号,而是要真正从内心深处改变自私自利的习性,为一切众生发起大悲之心。”
佛陀曾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讲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天,佛陀带领弟子行至路旁,见到一堆枯骨,竟五体投地地顶礼。弟子阿难满脸疑惑,忍不住问道:“世尊,这只是一堆无主的枯骨,为何您如此恭敬?”
佛陀叹息道:“阿难,这一堆枯骨可能是我前世的父母,也可能是累生累世的祖先。六道轮回中,众生无始以来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只因时间久远,加之胎障所蔽,众生无法识别彼此的关系。我今日见到这堆枯骨,心生感恩,礼拜以报答他们的恩德。”
佛陀的这番话让弟子们沉默了。六道轮回中的每一个众生,都曾在无数劫中为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然而,如今我们却视他们为陌生,甚至对某些众生产生怨恨和厌恶。这不仅是轮回的悲剧,也是修行中的最大障碍。
索达吉堪布对此解释道:
“发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是缘众生的大悲。只有认识到六道众生皆是曾经的父母,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恩德,才能从内心深处生起真正的慈悲心。”
阿底峡尊者在聂塘时,曾遇到过一件奇事。有一天,他看到一匹马的脖子被树干卡住,那马拼命挣扎,发出痛苦的嘶叫。旁人见状,并未上前帮忙,反而漠然看戏。然而,尊者却痛哭流涕,大喊道:“快救救它!我的母亲正在受苦!”
周围的人目瞪口呆,问道:“大师,这只是一匹普通的马,为何您称它为母亲?”
阿底峡尊者答道:“无始轮回中,众生皆为父母。这匹马在无数劫前,曾是我的母亲。今日见它受苦,我怎能无动于衷?”
这样的悲心,并非人人都能生起。修持菩提心的圣者真正将一切众生视如父母,而凡夫则因迷惑、执著,无法跨越亲疏之别。修行人虽能口头宣称“愿度众生”,但内心真正的悲悯和包容,往往还停留在狭隘的范围内。
二、
那么,为何有些修行者终其一生,依然无法生起菩提心?索达吉堪布指出,除了对众生生起大悲之心外,还必须具备另一个条件:缘佛果的智慧。
换言之,修行者必须认识到,只有成佛,才能从根本上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如果修行者没有对佛果的坚定追求,菩提心便容易因各种杂念而退失。
然而,这两大条件并非易事。如何做到真正缘众生的大悲,又如何坚定缘佛果的智慧?修行者该如何跨越这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佛陀讲述了一位年轻人的故事。这名年轻人因家境贫寒,自幼由父母省吃俭用抚养成人。
成年后,他心生不满,认为父母没有给他足够的财富,便抛弃了他们,独自远走他乡。
许多年后,他因病重归家,发现年迈的父母依然在苦苦等待,而父亲甚至为筹钱给他治病,将自己最后一口干粮省下。看到这一幕,他才明白父母的无私,但一切为时已晚。
佛陀紧接着便开示,说明了想要发菩提心必须要做到的两件事情,也给众位弟子明确讲了要如何发菩提心,也让我们知道了菩提心对念佛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发菩提心的四种详细的方法。佛陀开示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