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4年,随梁漱溟到山东办学诸人合影

1988年,95岁高龄的梁漱溟在北京去世。他曾说:“我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一生的学问正是围绕着种种他关怀的问题,东西方文化与哲学、人心与人生、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些都是他一生求索和实践的大问题。

去世前,他曾留下一个著名的“学问八重境界”之论,以此判断一个人的学问和思维层次高低。他说,依照此标准,大部分国人尚不达到第一层。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再看梁漱溟大师的观点,依然毫不过时。尤其是最后一点,说明了真正有思想和学问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一层: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这是最基本的学问。

第二层:能提出问题。

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你意见不同的人,由此才能用心思。

第三层:能融会贯通。

心中有问题,就想要求解,那么前人的主张,新人的言论,慢慢融汇到你自己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

第四层:知不足。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越是读书,越会发现自己当初的肤浅见解不足以解决问题。一种常见的毛病是,自己头脑简单,却说人家头脑简单,自己浅陋,却看人家浅陋,想当然的对别人批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暑期梁漱溟与长子培宽(右)、次子培恕(左)

第五层:能以简驭繁。

学问越大的人,道理就看的越简洁,越觉得无话可说。反之,学问浅的人,说话越多。其实许多道理参透了之后,许多话都是可说、可不说。

第六层:学问归于己用。

有无学问,在于能否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一个人满腹经纶,但完全不会运用,那他一定是没学到家。

第七层: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透。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水平,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的很清楚。

第八层:通透。

思经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讲出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的精辟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