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画是一项长跑运动,需要作者具有很沉稳淡薄的心性,要沉得住气,逐渐深化自己。

苏高宇:湖南省政协委员,大写意花鸟画家、文艺评论家、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高宇:湖南省政协委员,大写意花鸟画家、文艺评论家、作家

蘸墨、挥毫,在湖南省政协委员、大写意花鸟画家苏高宇的谈笑之间,数只螃蟹已跃然纸上。

“大写意画是意在笔先,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与看似复杂严谨、需要打稿描摹的工笔画不同;大写意画的笔触是潇洒自如、随意生发,就如同驾驶在高速公路上,不能踟蹰不前,只能随着情绪时快时慢。”聊起大写意画,苏高宇心中自有丘壑。

苏高宇被评价为“是继齐白石、王憨山之后,又一位赓续中国大写意花鸟画传统的优秀湘籍艺术家”。

创作40余年来,他的笔下不拘于传统的松竹梅荷兰题材,万物皆可入画,他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鱼虾、农产品、生活用品以及案头的老物件作画,再搭配其题写的诗词或哲思短文,使其作品更具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令观者看画之余,读起来别有一番趣味。

《文史博览·人物》2024.12 《苏高宇:意在笔先,万物皆可入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史博览·人物》2024.12 《苏高宇:意在笔先,万物皆可入画》

墨歇意不尽

苏高宇曾在深夜的朋友圈发了一张横幅习作——在浓淡相依的墨与墨的交织中,莲蓬和莲子散落其间。他配文:“当每一颗莲子都咽尽了自己的苦汁之后,莲蓬便成了只停放着记忆的老屋了。”

他的作品喜欢表现紫藤、残荷,也有案头的笔洗、早熟的荔枝、澄黄的枇杷,以及儿时常吃的酸豆角和玉米。但苏高宇最喜欢画螃蟹,他说因螃蟹能体现其心中的纵横之气和心性。

苏高宇有一幅画作中,是三只憨态可掬的螃蟹,取名为《爬在一起,都不容易》;在画作《江湖》中,画的是条鱼,一只螃蟹,题识道:“同在江湖,彼此对于对方的模样以及走路的姿势都颇觉怪异,十分地不屑。”这些文字比针砭时弊俗态的数千言杂文更有力量。

中国写意画的“意”,往往只有在文化的驱动之下,才能达到“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的最佳境界。苏高宇的画,墨歇意不尽,“每一个字都是有感而发”。著名作家王跃文曾称赞苏高宇,诗、文、书、画,四美并俱。苏高宇表示,在中国画领域,画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涉猎越广、探索越深入,其作品的意境越深邃、思想越深刻。而他就是一位将诗文书法集于一体、融会贯通的学者型艺术家,因此他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日益呈现出别开生面的艺术品格。

5岁执炭为笔,这是苏高宇记忆中第一次作画的情景。那时,湘西乡村家中的木板壁、墙壁上画下的都是他对世界的印象和理解。囿于时代困境中的画家父亲,最初并不支持苏高宇学画,但最终因苏高宇的热爱和天赋,选择倾其所有地支持他。

13岁时给名家寄信学习绘画,20岁时师从著名画家杨石朗学习山水画,33岁时只身进京追梦,两次登门拜师,向著名花鸟画家郭石夫学习专攻大写意花鸟画——在郭石夫的教导之下,勤耕砚田的苏高宇逐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使得对弟子一向挑剔的郭先生也不得不赞誉:“苏高宇自湘西来京,从余游,数年间艺事大进,这主要由于他天资聪慧、勤于向艺、心无旁骛,日写夜思得来。”

尽管已是名家,苏高宇仍坚持每天作画,连生病都不偷懒。每每于凌晨或清晨的朋友圈,能瞥见他新发的练笔之作。他直言,“每一张拿出门的画作都不是一挥而就。”在他看来,中国画是一项长跑运动,需要作者具有很沉稳淡薄的心性,要沉得住气,逐渐深化自己。

苏高宇的书画作品——半熟荔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高宇的书画作品——半熟荔枝。

乡愁与知己

苏高宇有方闲章,刻的是“南去北来何事”,用于时时警醒,客居北京,要不断进取。这些年,他时常往返于北京、湖南两地,就如候鸟不知疲倦。他曾说,“故乡与每个人的关系,就像丝瓜和丝瓜瓤之间那么紧密与复杂。”

今年8月,苏高宇在湖南博物院开展,主题为“画意初心 墨韵乡愁”,展出的作品中包含了苏高宇艺术创作生涯中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其中有大量来自家乡的题材,如湘西枞菌、沅芷澧兰等。他邀请大家走进展厅,“来看看一个游子这些年深深浅浅的脚印”。

在他看来,家乡给了他艺术的滋养。从湘西大山里走出的文人、画家,皆敢于突破常规,对万事万物更具想象力、接地气。多年前,苏高宇应邀为湘西黄金茶题字,于是有了一份更深的牵连,也有了更多渗透于内心的满足感。作为省政协委员履职时,他多次为湘西茶产业、文旅产业建言献策。

此次画展中,苏高宇收获了太多的支持和感动。好友王跃文受邀参加并为此特意撰长文研讨赏析苏高宇画作题识,让苏高宇倍感惊喜和友情的珍贵,“这不仅体现了王跃文的严谨认真,更是填补了我个人绘画题识方面的理论研讨的空白”。

苏高宇与王跃文相交于十余年前,因双方都爱好文学擅长书法,彼此志趣相投,一见如故,奉为情同手足的知己好友。苏高宇至今记得,2014年的一个傍晚,王跃文突然给他打去电话说:“高宇兄,你需要考虑卖掉你北京的房子,因为你需要支付我一笔巨额的广告费。”

原来是王跃文的小说《爱历元年》即将出版,其中有个画家高宇,人物原型就是苏高宇。后来,王跃文曾在采访中说,“我写了这么多年小说,这次唯一一次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当然,故事是假的。如果苏高宇要跟我打官司,那他也没法打,因为我书中的画家不姓苏,姓高。”

平日交往中,俩人既默契又喜欢互相开玩笑。苏高宇曾画下一幅紫藤,没有落款,发在朋友圈中。王跃文看到后随即转发至朋友圈,“有知道这幅无款紫藤是哪位大神的吗,一日之内无人猜中,我就落款王跃文上网拍卖。”

苏高宇看到之后一阵大笑,打趣地截图后并隔空喊话,“我曾跟朋友说过,在学习画画的道路上,我曾转益多师,诚恳地向多位老师请教过,其中就包括著名画家、《国画》作者王跃文老师。”二人之间的情谊豁达令人艳羡。

苏高宇总说,要画如其人,文如其人,书如其人。而这故乡的老友以及故乡的茶,裹着他儿时在湘西大山深处的记忆,都在时光的酝酿里,融入了苏高宇的每一幅画作中,让他深深地眷念。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肖君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