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不少最新汽车科技,在CES上闪亮登场。
美西时间1月7日,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正式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尽管近两年来汽车在CES上的存在感完全被AI、机器人等热门领域盖过,但CES依旧是汽车科技的风向标。
与往年相比,今年在CES上展示的汽车科技更加聚焦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具体领域。在本届CES上,通过各家车企、供应商发布的最新产品,《车壹条》观察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三个汽车科技趋势。未来五到十年,汽车领域也依旧不会“无聊”,还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变化。
“远端屏”取代HUD,会成为主流吗?
在本届CES上,宝马全球首发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BMW首创全景iDrive和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设计,便是“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
视平线全景显示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屏幕,而是通过超近距投影平视显示技术,将行车信息投射在挡风玻璃下部的黑色涂层上,具有视野高、面积大、精度高的特点,可取代传统仪表。
尽管宝马依旧保留了3D抬头显示,但这种“远端屏”设计,其实不仅能取代仪表屏,同时还能替代目前的W-HUD与AR-HUD。
即使不用投影,利用远端屏的设计,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目前有一些量产车,已经开始采用远端屏设计。例如,阿维塔07采用的便是一块尺寸达到35.4英寸的贯穿式远端仪表屏,左右两端的屏幕则是作为电子后视镜的显示屏。
在智界S7、享界S9上,虽然并未搭载贯穿式仪表,但也采用了远端仪表屏设计。不过,这些量产车的设计相比宝马的概念方案差异在于,由于屏幕需要的空间更大,因此和HUD无法共存,只能二选一。
此前,享界S9不配备HUD一事还曾引发争议,有观点认为,作为一款40万级高端轿车,没有HUD显得“不够档次”。华为余承东也曾在一次关于享界S9的直播中解释称,HUD有时会看不清,因此没有采用HUD。
要知道,华为自身有成熟的AR-HUD解决方案,也已经在问界M9、飞凡R7等车型上落地。并且行业内已经有厂商将AR-HUD的成本降至千元级。因此,华为不采用HUD,不会是出于成本或是技术能力上的考量。
前段时间,有网友拍摄到了还在测试的小米YU7谍照。这组照片显示,小米的这款新车也同样采用了远端贯穿式屏幕设计。
这些车企已经用行动证明,HUD和远端屏二选一的话,还是会选择屏幕。而优点也显而易见:更清晰、不易产生眩晕感、更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不过,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在更远的未来,HUD还可能会回归。
宝马曾在2023年的CES上展示了BMW i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Dee)。这款车搭载的BMW先进平视显示系统(Advanced Head-up Display)显示面积覆盖了整块前挡风玻璃,并且车内每个乘员都可以在各个角度观看屏幕上显示的信息。
并且,通过增强虚拟现实功能,不仅可以实现最为基础的驾驶辅助功能、导航,还可以完成虚拟场景与现实相结合,让用户可以进入另一个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当中。车辆宛如人类与数字世界的接口。
当然,如此科幻的场景,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从近五年来看,远端屏的设计,将有望取代HUD。
“反感”大屏的车企,有了更好的选择
中国车企早已进入车内多块大屏的时代,而不少外国车企时至今日依旧对大屏有所“抵触”。
不可否认,这些车企不着急上大屏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其软件能力有关。放上一块“徒有其表”的屏幕也没什么意义。
另一方面,对于设计元素的追求,也是这些车企放弃大屏的原因,在某欧洲车企的一场活动上,车企负责人就曾表示,那种悬浮大屏设计,我们永远不会用。
从设计角度来看,悬浮屏虽然显示效果最佳,尺寸也可以尽量做到最大,但也存在着过于突兀,或是影响驾驶员视野的问题。
在本届CES上,京东方还带来了更多种类的车规级屏幕。例如,木纹LCD显示屏可以让屏幕与内饰材料融为一体,在屏幕未唤醒的状态下,则处于“隐身”状态。
17英寸的中控曲面呼吸屏不仅能与内饰设计更加“贴合”,还能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调整屏幕状态。15.05英寸电动折叠屏与31.6英寸拼接滑卷显示屏则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开合或是卷起/展开,为车内屏幕设计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总之,京东方带来的这些屏幕证明了,目前屏幕技术已经能赋予智能座舱更多可能性,那些曾经对大屏“反感”的车企,或许也可以尝试一些新技术。
电动车补能难题,还要靠低风阻来解决
本田在本届CES上发布的两款概念车——0 Saloon与0 SUV。流线型低风阻的外观设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从CES上亮相的其他电动车或概念车来看,低风阻设计是它们的共通之处。概念车的设计通常会更夸张一些,但概念车存在的意义,本身也是希望用夸张的设计,来展示出想要传递的概念。
本田这两款概念车,也意在展示低风阻对于一辆电动汽车的重要性。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控效率早已突破90%,这意味着很难通过技术上的突破从而降低能耗,只能在风阻、车重等方面多下功夫。
能耗的高低,则成为决定电动车能否独当一面的关键。之所以人们在用电动车时会产生里程焦虑,问题并不出在续航上,而是电动车的补能还远不及加油的体验。
想要提升补能速度,并不能一味地靠提升充电功率来实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充电站,如果有10台600kW充电桩,如果都跑满那么功率将达到惊人的6000kW,这样的用电量甚至堪比整个小区,电网也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
但如果降低了能耗,在充电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车辆充进的电量虽然相同,但跑的距离更远了,也就提升了充电效率。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数年内,电动车进化的主要方向,一方面是靠低成本、高密度的电池来延长续航,另一方面则是靠低风阻来降低能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