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医院检查身体都免不了麻烦你们。对我来说,你们就是我的亲人!”,今年56岁的王大姨动情地说。每月初,临城街道八一社区工作人员总会拎着蔬菜瓜果敲开王大姨的家门,陪同王大姨开始一天的就医检查。

王大姨是八一社区第七网格的重点帮扶对象,因为双腿残疾,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加上丈夫、儿子在外务工,白天几乎不着家。多年来,一直由社区帮扶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八一社区,有68户和王大姨一样的特殊家庭。因家境贫困、无人照顾、自理能力差等原因,他们得不到妥善的治疗和帮助。”八一社区书记郑庆亮介绍,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中心老旧社区,八一社区长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匮乏、生活环境欠佳等现实难题,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大、精准度不高,很难满足特殊困难群体需要。通过开展网格化服务,网格员对帮包网格的群众通过细致沟通,积极发现群众诉求,及时给予社区帮扶,收到群众一致好评。

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临城街道明确“为民服务”主线,紧抓“老城焕新”契机,创新探索八一社区“66810”、水塔街社区“3+X”、新华社区“5668X”等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让“微网格”“微诉求”“微事项”“微活动”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以实事实效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新飞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织牢党建引领“微网格”,让“小管理”拓宽治理广度。临城街道将党建引领融进基层社会治理,以全要素网格为依托,将45379住户合理划分为324个网格,按照“精准定格、精选定人、精确定责、精细服务”的原则,选强配齐党小组长、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网格员、网格警“五类”人员,制作271个人员信息公示牌并张贴在各小区单元楼内,密切关注居民思想波动、社区突发情况、邻里纠纷等情况,积极开展网格服务,并对所有服务项目实行闭环管理,实现“一口受理、一口办结、一口回复”。截至目前,办结网格服务项目4.7万余次。

二是解好群众关切“微诉求”,让“小分队”延展治理深度。临城街道坚持把解决问题、为民办事贯穿于“党建问需”全过程,以“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聚、难在格中解”为根本,组织选配社区党员群众200余人成立服务先锋队,面向社区内困难群众、独居老人、残疾家庭、暂住人口、失业人员、重点帮扶人员等六类特殊人群每月定期开展走访入户。截至目前,累计走访居民18万人次,累计办理落实居民反映热点难点问题40219余件。同时,建立社区共商共治共享长效机制,健全并完善社区民情恳谈会、党员听证会、社区物业联席会等协调议事制度,切实实现社区治理由“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与民共治”的华丽转变。截至目前,召开居民议事会54次,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建议363件,化解342件,化解成功率94%。

三是落细基层治理“微事项”,让“小典型”强化治理力度。临城街道以深化网格化管理服务为主线,以“平安临城”“健康临城”“文明临城”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行信息采集“八必报”管理模式,即公共设施损坏必报、背街小巷不洁必报、发现新增孕妇必报、外来人员流入必报、居民病重住院必报、居民房屋出租必报、有不安全隐患必报、有不稳定因素必报,确保做到社区信息“八必报”。截至目前,建立信息台账8个,更新信息动态15600余条;架设高清视频探头725个,辖区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成立动态巡逻队伍52支,真正做到巡逻防控无死角、群众生活更安居。

四是做优美德健康“微活动”,让“小服务”提升治理温度。临城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积极借助共驻共建资源优势,统筹联合各方力量积极开展美德健康新生活宣讲活动,建立以“便民、利民、安民、助民”为实施目标的志愿服务队伍84个,开展党员先锋服务线、公共危机服务线、医疗计生服务线、帮扶救助服务线、文体教育服务线、就业指导服务线、助残扶残服务线、独居老人服务线、环境美化服务线、平安秩序服务线等十条为民服务线,将志愿服务精神贯穿到文明创建和服务人民群众的各个方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截至目前,组织志愿者开展十条为民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帮扶困难妇女群众868人次,提供技能培训2500余人次。

从解决污水外溢到化解邻里纠纷,从楼道卫生清理到政策宣传入户,从困难群众帮扶到独居老人照料,一件件民生实事,一张张幸福笑脸,亮出了临城街道基层社会治理的丰硕成果。下一步,临城街道将继续践行社区网格工作法,用实际行动真抓实干,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关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