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诈骗的阴云笼罩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从饭店扫码点餐到手机突然响起的陌生电话,电诈手段无孔不入,令人防不胜防。
人们常将矛头指向跨境诈骗团伙,甚至是东南亚的犯罪园区,问题的根源并没有如此简单。
一位知名作家近日发表的言论,犹如一记重锤砸向舆论,国内某些平台和机构在这个链条中扮演了“推手”的角色。
更惊人的是他直言这个问题非常难以杜绝,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什么一位作家敢于公开揭露这些令人不安的真相?
许开祯
电诈的根源
近年来电信诈骗成为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人将焦点放在东南亚的诈骗团伙以及跨境犯罪网络上。
许开祯作为敢于直言的知名作家,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揭露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他指出:电诈的起点并非那些位于境外的诈骗园区,而是国内的个人信息泄露。
微博截图
许多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比如扫码点餐、在线购物、甚至是买车买房,都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暴露个人信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却成了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数据的“桥梁”。
甚至还有一些餐馆和商家通过扫码点餐等方式收集顾客信息,而这些数据往往会被直接或间接地出售给第三方。
一顿饭的时间里,一个人的姓名、手机号、地理位置、甚至消费习惯都可能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而在更大规模的买车买房等交易中,一些中介机构和服务平台更是直接将用户的详细信息打包出售,以获取高额利润。
正是这些“零散化”的信息泄露,为诈骗团伙提供了精准的作案基础,许多跨境诈骗行为的受害者并非随机被选中,而是因为信息泄露形成的“画像”让他们成为了犯罪分子的目标。
事实上这种信息泄露的现象并非一日之寒,近年来国内的某些大平台和机构因追求短期利益,不惜放松对信息的监管,使得信息泄露的现象愈演愈烈。
许多商家和机构通过贩卖数据快速牟利,而相关法律的滞后和执法的薄弱,进一步助长了这些行为的蔓延。
揭露问题并不是为了制造恐慌,而是为了让公众提高警惕,国内的信息泄露现象看似零碎,却是整个电诈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更多的焦点被转移到了境外的诈骗园区,但如果没有国内这座“信息金矿”,那些位于境外的犯罪集团又该如何找到他们的目标?
跨国诈骗团伙的罪恶链条
电信诈骗的链条从信息泄露开始,在国内完成了第一步之后,跨境犯罪团伙接手了这些精准的“目标”,将犯罪行为推向了深渊。
在东南亚的一些边境小镇,这些诈骗团伙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色经济网络,而其中的妙瓦底镇就是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
这个本该平静祥和的小镇,如今却成为跨国诈骗和人口贩卖的中心,被外界称为“罪恶乐园”。
诈骗团伙的手段并不复杂,但却极具迷惑性,他们往往打着知名企业招聘的幌子,伪造各种诱人的工作机会,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广告吸引受害者。
一旦有人上钩,他们便安排“专人”接待,以全程服务的姿态赢得受害者的信任,受害者往往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踏上前往“工作地点”的旅途,殊不知这一步已经将他们送入了陷阱。
抵达东南亚的边境区域,受害者便彻底失去了自由,诈骗团伙会没收他们的护照、手机等一切通讯工具,随后将他们分批送往边境园区。
在妙瓦底镇,这样的园区被精确划分为多个功能区,有的专门用于关押新人,有的则用来培训诈骗技巧。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些园区中的每个受害者,实际上都被赋予了明确的“任务目标”。
他们被强迫学习诈骗话术,背诵精心设计的剧本,并且以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诈骗电话或网络任务作为“工作量”。
对于不配合的受害者,园区的管理者往往使用极端的手段进行威胁和惩罚,这些手段包括剃光头、限制饮食、体罚等,目的就是让受害者迅速“顺从”。
而那些“表现良好”的人,也难逃最终的命运,他们被彻底洗脑,逐渐接受诈骗行为是一种“工作”,从而沦为整个链条中的一颗棋子。
妙瓦底镇的园区并非孤例,这样的诈骗据点在整个东南亚分布广泛,它们以地域便利为基础,以犯罪团伙的网络化合作为支撑,为跨境诈骗提供了完整的“生产链”。
在这些园区里,受害者不光被用作诈骗工具,有时还会被进一步贩卖,成为其他非法活动的“商品”。
而园区之外,诈骗团伙通过技术手段与国际市场接轨,不断扩大犯罪规模,将触角伸向更多的国家。
这些犯罪团伙的猖獗离不开一些地方势力的“保护伞”,地方执法部门与团伙之间存在利益输送,进一步助长了犯罪活动的蔓延。
电诈问题不只存在于妙瓦底镇,它的根源往往隐藏在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而揭露这些真相的责任,正在逐渐被文学创作者承担起来。
作家的警示
面对电信诈骗日益猖獗的现状,不少作家选择用他们的文字为这场无声的战争发声,他们以文学为武器,通过作品揭示电诈链条背后的残酷真相,试图唤醒公众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作家常书欣的反诈小说《反骗案中案》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部小说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反电诈案例。
小说的主人公斗十方,与反诈骗中心合作,侦破了多起跨国电信诈骗案,书中涉及了各种真实存在的诈骗手段,还深刻剖析了诈骗犯罪的运作模式。
常书欣通过作品传递了一个核心信息:诈骗并非遥不可及的恶行,而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隐形威胁。
另一位知名作家周飞则以反诈小说《速破者》吸引了大量关注,这部作品以网安大队长方林为主角,围绕一个大型网络诈骗案件展开叙述。
书中揭示了诈骗犯罪的技术手段、心理操控以及作案背后的产业链条,《速破者》在连载期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还得到了公安部门的支持。
周飞
这种官方与文学的联动,让反诈宣传以更加生动和易懂的方式触达普通民众。
但是文学作品的力量终究有限,当更多人将目光聚焦于这些文字时,是否能够真正推动社会的改变?
互联网平台的双面角色
在电信诈骗的链条中,互联网平台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一方面它们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为诈骗分子提供了便捷的作案环境。
另一方面平台也承担着打击诈骗和保护用户的责任,正是这种双重角色,让一些平台成为了问题的“帮凶”。
近年来不少互联网平台因为放松对用户数据的管理和监控,受到公众的指责。
一些平台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对用户数据的保护措施形同虚设,甚至默许用户信息的非法流通。
这样的现象,让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漏洞,轻松获取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信息泄露后诈骗分子能够根据受害者的身份、经济状况、消费习惯等精准实施诈骗,成功率大幅提高。
知名作家阿乙在其小说《骗子来到南方》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这部作品以一个真实案件为背景,讲述了一名受害者从信息泄露到最终被骗的全过程。
小说通过文学的方式,呈现了互联网平台在电诈链条中的角色:既是提供便利的工具,也是滋生犯罪的温床。
事实上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平台虽然陆续推出了反诈措施,但这些措施的力度仍有待提高。
许多平台更多是通过宣传防范知识来提高用户的警惕,却忽视了自身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责任,只有当数据保护和用户隐私成为平台的优先事项时,电诈链条的破口才能真正被封堵。
与互联网平台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技术的滥用,一些诈骗团伙甚至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AI合成语音、伪造对话记录等方式欺骗受害者。
为了改变现状,一些平台开始与政府和警方合作,建立起反诈监控系统。
通过关键词过滤、诈骗号码识别等技术手段,阻止诈骗行为的发生,同时一些平台也加大了对数据泄露事件的惩处力度,试图通过严厉的处罚来遏制内部管理的松懈。
结语
电信诈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从国内的信息泄露开始,到东南亚的犯罪网络再到公众的不设防,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这场战争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解决之路必定充满荆棘。
知名作家的言论和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问题的根源与治理的迫切性,他们通过作品敲响警钟,也试图唤醒社会对电诈问题的深度思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