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都讯 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正在逐步重塑就业市场的格局。

为深入了解新经济形态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2024年,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晶团队在全国各大高校发起调查问卷,了解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真实现状与需求。

通过分层抽样方法,团队选取了华南、华东、华北、华中、西南等不同地区,如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8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共计7002份。日前,团队参加了广州大学第19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凭借扎实的研究和精彩的展示,最终荣获校级一等奖,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省赛的遴选。

问卷数据显示,大多数受访者了解并认可新质生产力的积极影响,但也认识到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高校等提供的支持均有所不足,并担忧结构与产业体系的调整和优化会带来就业上的新挑战。

数据

60%受访者认为新质生产力对就业有积极影响

“新质生产力对未来就业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它不仅为就业市场注入了创新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它既创造了更多高端岗位和灵活就业机会,也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李晶介绍道。

在此背景下,具有强烈的“求新”意识、前瞻性视野以及不满足于现状的积极进取心态,是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主要优势。

李晶团队的调查显示,近72%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树立创新、跨学科和终身学习的意识,73%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努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有60%的大学生对新质生产力可能引发的岗位变动和产业变革持肯定态度,这反映出大学生们对就业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此外,调查中有71%的大学生同意大学生应该主动了解国家产业最新发展动向。

尽管新质生产力对就业市场和未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学生们对这些技术的理解却缺乏系统性和深度性。在“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认识”部分的“我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我了解新质生产力涉及哪些产业和技术”“我清楚新质生产力对于劳动者的素养要求”三个问题中,“一般”选项的占比最高,分别达到了39.8%、38.9%和41.2%;而“非常了解”选项的占比较低,分别为11.7%、10.0%和10.1%。

在就业能力方面,当前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李晶认为,这可能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而相关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这限制了大学生对其含义和潜在影响的了解。另一方面,尽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他们在校园教育和实际社会活动中接触到的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学习和实际应用机会相对较少。“这表明学校教育在课程设计上未能充分融合时代的需求,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在新技术的传播和职业指导方面存在滞后。这不仅可能削弱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还会影响他们主动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

分析

大学生担忧“智能化替代效应显著” 文理科就业前景有差距

大学生的专业素养、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尚未达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需求,这可能成为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障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与产业体系的调整和优化,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也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尽管新兴产业的崛起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一些传统行业却面临着规模缩小的挑战。这种转型将深刻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结构需求,尤其是某些传统行业的职位数量会有所减少。

大学生群体也意识到外部就业环境的变化,即新质生产力带来一批新兴企业的同时,必然会“淘汰一部分传统产业”,而且这也会直接导致“智能化替代效应显著,岗位越来越少”。其中,45.0%和40.9%的受访者认为“新质生产力会催生一批新的工作岗位”“新质生产力会淘汰一部分传统产业”,超过50%的受访者认同“智能化替代效应显著,岗位越来越少”。

李晶认为,这或将使文理科学生在就业前景上存在明显差距。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推动,理科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展现出显著的就业优势。这是因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催生对科技背景人才的大量需求,例如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因此,理科类学生的就业前景不仅更为集中,而且更加多元化,其薪资水平也普遍较高。

相比之下,文科专业的学生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新技术迅速融入的背景下,传统文科领域的就业需求有所减少。从长远角度审视,这种差异将促使高校调整其学科和专业结构。高校可能会加大对理工科专业的重视,与此同时,传统文科专业可能会遭遇招生人数缩减或课程内容改革的压力。

另一方面,尽管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引入新兴技术并推动创新教育,但整体进展缓慢,特别是在跨学科合作、创业支持和技术教育等领域存在不足。针对问卷中的“高校缺乏与产业、企业合作共育高层次创新人才通道”“创业人员缺乏资源与资金支持”等问题,受访者选择“赞成”的占比也超过了50%。

“高校普遍重视学科建设和排名竞争,导致了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跨校和跨学科的合作机会。在创业支持方面,即便大学生拥有创新思维,也往往因缺乏资金、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而难以将初创项目发展成熟。与此同时,许多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正逐渐被技术和自动化取代,这是因为部分高校尚未充分培养学生应对智能化和自动化变革的能力,使得他们在进入就业市场时,难以迅速适应新兴行业的需求。”李晶告诉南都记者。

建议

引进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服务高质量就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期望为改善大学生就业服务、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政策提供关键参考,助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兴的就业环境。”针对数据所反映的现状,以及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李晶团队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建议。

在政府层面,可实施一系列激励政策,以激发企业开发数字平台经济和智能服务等新兴领域的热情,进而促进相关行业的就业需求增长。可出台相应政策,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创新型企业的涌现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多元的工作机会。

在社会层面,应多方主体合作,打造一个融合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打破传统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壁垒。例如,未来的大学教育可以采纳灵活的学分制度,让学生在参与工作、创业甚至旅行的过程中,通过项目实践和个性化学习不断累积学分。通过整合地方社区、公益组织以及政府部门的资源,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学习与发展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在高校层面,可进行调整和革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服务。高校应加强第二课堂和通识教育,打造一个跨学科能力培养的学术化路径;高校需要深度整合数字化教学技术,推动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改革与应用。一方面,教师应学习并掌握智能化、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高校应努力加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将数字意识、数据素养和协作创新等要素融入日常教育中。例如,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或实验室,并邀请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模拟实际生产中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行业内的数字化运作模式。高校还可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可利用AIGC技术构建大学生职业评估模型;结合AIGC技术开发智能推荐系统,如智能岗位匹配系统和智能就业顾问系统;推出“AI简历诊断优化”系统和“AI面试模拟”系统等。

在个人层面,大学生应积极提高对行业动态和技术革新的敏感性,根据新质生产力就业市场需求,全方位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例如,积极投身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以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选修跨学科课程,参与跨学科研究项目或实践活动,来培养跨学科能力,达到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标。

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吴蒋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