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

地理科普平台

最实时的地理热门话题

一、苔原带的气候特征

气温:最热月气温在0~10℃之间,全年冬季。

降水量: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大部分降水是雪,部分冰雪夏季能短期融化。

相对湿度:大,蒸发量小,沿岸多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苔原带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圈内许多岛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苔原带环境特征:

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这些环境条件,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的苔原带;土壤属于冰沼土;动物界比较单一,种数不多,特有驯鹿、旅鼠、北极狐等,夏季有大量鸟类在陡峭的海岸上栖息,形成“鸟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高山苔原带:

分布:高海拔山地寒冷、湿润气候与寒冻土壤垂直带上由耐寒的低矮灌木、草本、苔藓、地衣等植物构成的植被类型。又称高山冻原。高山苔原是极地苔原在低纬度高山上的变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许多高山地区都缺失苔原带,缺失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

缺失原因:

1.地质历史和冰川活动:

高山地区的苔原带通常与冰川活动有关。如果某个地区的地质历史上没有经历过显著的冰川时期,或者冰川活动的影响不足以形成苔原带所需的环境,那么该地区可能就不会出现苔原带。

2.气候条件:

苔原带的形成与特定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特别是温度和艺术水量。即使海拔足够高,如果条件不符合,如温度过低量过、降水低或变化不稳定,也难以形成苔原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土壤类型和成土过程:

苔原带的土壤有其特殊的性质,如泥炭潜育化成土。如果高山地区的土壤形成过程与苔原带的土壤形成过程不一致,那么即使其他条件都满足,苔原带仍然无法形成。

4.生态系统适应性:

高山地区的生态系统可能由于其他更适应高海拔的生态系统(如高山草甸)的存在而被替代。例如,在某些高山地区,湿度和温度条件更适宜高山草甸的生长,从而抑制了苔原带的发展。

5.地理位置和纬度:

地理位置和纬度也影响苔原带的分布。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由于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苔原带可能根本不存在。

总结:高山地区缺失苔原带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地质历史、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省陶寺古观象台始建于公元前2100年,由13根沿圆弧分布的夯土柱组成,柱间形成12道竖缝。古人站在观测点以竖缝为参照,通过观测日出方位来确定节气,安排农事。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见图),研究发现一年中的日出方位介于Ⅰ缝和XI缝之间呈有规律的移动。完成下面小题。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每年10月上旬,冬小麦开始播种,可能观测到日出于

A.Ⅰ缝

B.Ⅲ缝

C.V缝

D.Ⅶ缝

2.某日日出于Ⅰ缝,该日日落时观测者的影子朝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

1.D

2.C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古人站在观测点以竖缝为参照,通过观测日出方位来确定节气”可知,图片正中部前方,即观测点中部土柱狭缝大致朝向正东,通过方位判读可知,图中左侧为东北,右侧为东南方位,每年10月上旬,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当地为北半球,日出方位位于东南,图中Ⅶ缝符合,D正确;Ⅰ缝、Ⅲ缝、V缝不符合,ABC错误。所以选D。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左侧为东北,右侧为东南方位,某日日出于Ⅰ缝,日出太阳位于东北方向,则日落太阳位于西北方向,日落时影子朝向东南,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以及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的吸纳与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缓解旱季时水源不足的情况。

设计模拟实验,探究海绵城市建设原理。请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实验设计:

(1)选取实验材料:

模型容器(如水盆或整理箱)、土壤、沙子、草皮、砾石、喷壶、量杯、活性炭等。

(2)控制变量:

采用不同材料实验时,模拟降水强度(时间、水量)相同。

(3)观察与记录:观察土壤、沙子、草皮、砾石等不同下垫面下渗、积水、水质净化情况,并记录数据。

(4)数据分析:

比较不同材料对水分渗透和蓄存的影响。

(5)获得结论:

“海绵城市”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同时,可提出改进城市建设的建议。如,增加城市绿地建设;人行道采用高透水性材料铺设;完善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地下储水系统等。

试题分析

本题以海绵城市为材料,涉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实践等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验首先要选取实验器材,在通过实验操作获得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实验结论;该实验模拟海绵城市建设原理,首先实验材料需要能模拟出下雨的效果,且要能掌握降雨量,同时需要模拟出海绵城市下垫面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功能,基于以上要求,可以使用的试验材料可以选取喷壶、量杯、土壤、草皮、沙子、砾石、活性炭等,同时还需要把这些材料整合的容器;根据海绵城市对雨水的积存作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重点控制雨水量、时间,然后观察各个下垫面对于雨水的下渗、积水、净化等情况相关数据,而后对比各个材料对雨水的渗透和蓄存的差异及影响,从而得出海绵城市对雨水的影响,能减轻城市内涝的结论,最后针对实验中获得结论可以提出城市建设的改革建议和措施,如能增加下渗的城市绿地、高透水材料地面;以及加强城市地下储水和排水设施建设等措施。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滑坡—碎屑流是一种沿着斜坡表面作远程运动的岩石碎屑流动体。形态高陡的堆积体在外界因素诱发下,发生整体形变并向低处流动,产生碎屑流。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某支流主沟剖面示意图,甲地的基岩上常覆有深厚的碎屑物质堆积体。在气候变暖湿的背景下,2018年甲地曾出现了大规模滑坡现象,并产生碎屑流。碎屑流远距离流动后,阻断河道,形成堰塞体(类似大坝的挡水体),并在堰塞体的上游出现一个堰塞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分析甲地碎屑物质堆积体形成的动力机制。(6分)

(2)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该地还将会再次发生滑坡及碎屑流。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分)

(3)运用水循环与水量平衡原理,推测堰塞湖湖水水位的变化并解释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甲地位于沟谷,四周山地海拔高,坡度大,受重力影响冰川下移速度较快,裹挟搬运能力强;(2分)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流速快,将碎屑物质向低处搬运;(2分)甲地地势低平,搬运力减弱,碎屑物质大量堆积。(2分)

(2)暖湿的气候背景下,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大气降水增多,同时碎屑物质堆积体持续吸水、增重;堆积体沿基岩表面整体滑动,出现滑坡现象;堆积体形态发生改变,向低处流动,形成碎屑流。(2分一点,任两点得4分)

(3)水位变化:先升高再稳定(或先升高再降低);(1分)

原因:阶段一:堰塞湖形成后江水无法下泄,上游来水持续注入堰塞湖,堰塞湖水量收入大于支出,水位抬高。(2分)阶段二:堰塞体溃决(被冲刷侵蚀),湖水快速下泄,水位降低,堰塞湖消失(达成新的水量收支平衡),水位恢复稳定。(2分)

(1)由图名可知,甲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某支流主沟中。读图可见,四周山地海拔高,坡度大,受重力影响冰川下移速度较快,冰川裹挟搬运能力强;四周山地海拔高,落差大,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流速快,坡面径流将碎屑物质向低处搬运;相较于四周山地,甲地地势低平,外力搬运能力减弱,碎屑物质大量堆积。

(2)由材料“在气候变暖湿的背景下,2018年甲地曾出现了大规模滑坡现象,并产生碎屑流”可知,受气候变化影响即暖湿的气候背景下,高山冰雪融化速度加快,且大气降水增多,同时碎屑物质堆积体持续吸水、增重;持续吸水、增重的堆积体沿基岩表面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出现滑坡现象;由材料“形态高陡的堆积体在外界因素诱发下,发生整体形变并向低处流动,产生碎屑流”可知,持续吸水、增重的堆积体形态发生改变后,向低处流动,形成碎屑流。

(3)由材料“碎屑流远距离流动后,阻断河道,形成堰塞体(类似大坝的挡水体),并在堰塞体的上游出现一个堰塞湖”结合已学可知,堰塞湖湖水水位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堰塞体有拦水拦沙的作用,堰塞湖形成后河流上游江水受堰塞体影响无法下泄,上游来水持续注入堰塞湖,堰塞湖水量收入大于支出,水位先升高。阶段二:随着上游来水持续注入堰塞湖使堰塞湖湖水水位升高,堰塞体被冲刷侵蚀溃决,湖水快速下泄,堰塞湖湖水水位降低,最终堰塞湖消失,达成新的水量收支平衡,水位恢复稳定。故堰塞湖湖水水位先升高后降低。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搜索地理关键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手点击文末四连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