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当中国真正开始给普通服务员付小费的时候,中国社会才算是真正进步、文明、和谐了。我绝不是哗众取宠,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前天我刷到一段视频,一个中年男人在哭诉,说生活太难了,自己往前是开滴滴,往右是送快递,往左是送快餐,往后则是车贷房贷以及老婆孩子。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啊?
其实在咱们整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当中,普通人总归是占多数的,那为什么会这么艰难呢?
别说中国没有中产阶级,在中国,中下阶层,也就是靠体力劳动为生的人还是占了绝大多数。您有没有想过,00 后怎么还会大量去从事体力劳动?很难啊!说起人口红利,就是大家愿意去做那种付出多收获少,或者从事重体力劳动来养家糊口的工作,60 后、70 后、80 后愿意干,90 后、00 后就不愿意了,确实是这样。
所以我觉得整个社会的分配制度什么时候开始向体力劳动者倾斜,那才是一个社会文明、富强、和谐的真正标志。为什么我这么讲呢?
因为我在美国、在欧洲的时候,刚开始看到要给小费,比如去吃顿饭花 200 美金,会有个勾选,让你选择小费比例,比如 15%、18%还是 25%。真的就是这样,只要你打了勾,比如消费 200 美金,选了 20%的小费,那就要额外支付 40 美金的小费,这部分小费是不计税的,餐馆不收取,直接付给服务员。在欧美国家,普通餐馆里,服务员的绝大多数收入就是这样构成的。
我刚开始很不习惯,心想我吃饭花了 200 美金,难道老板不应该给餐馆服务员发工资吗?应该发,可如果把钱给了老板,这老板未必会把钱给员工。所以就直接走两条线,直接给员工,或者明示付现金。我起初觉得特别不合理,因为咱们中国没有这种给小费的文化。
但后来我觉得这是文明的象征,是好事。为什么呢?
因为体力劳动者或者从事重复简单工作的劳动者,他们本身处于社会所谓的底层,比起那些来消费的有钱人,他们更需要这几美金的小费,这样他们能过得更有尊严。我觉得这种小费文化在欧美很盛行,只是在亚洲、在中国还没有。但我认为将来迟早会有的。
因为这种小费本质上是一种“打土豪均贫富”的税,或者叫“劫富济贫税”。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像刚才讲的,去餐馆或者娱乐场所消费的人,通常被认为是有钱人或者高消费群体。他们通过这种消费方式,不是把税交给政府再发给穷人,而是直接发给了体力劳动者。我觉得这种方式其实是最公平、最直接的。就好比我们去做慈善,把钱捐给一个机构,机构再发给普通老百姓,中间肯定会有很多损耗,甚至可能有人贪污。直接给就好了。
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穷人税”,或者变相的“劫富济贫”,是对体力劳动的一种支持。什么时候这个社会开始对体力劳动、中下阶层给予这种关照,开始给小费了,这个国家才会真正和谐,才是真正的文明型国家和社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