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上午,由红船编辑部主办的红色通州行——“直面挫折·永葆信心” 主题活动在北京通州成功举办。
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有:老一辈革命家胡乔木之女胡木英、开国大将黄克诚之子黄煦、开国大将陈赓之女陈知进、开国上将萧华之女萧霞、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李亚明、“延安五老”之一吴玉章孙女吴本立、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张晓龙、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罗亦农孙女罗渝、“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外孙齐放、人民军队缔造者之一叶挺将军孙女叶莲、党的创始人之一赵世炎之孙赵新炎等老一辈革命家后人,以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赵德润参加了此次论坛。
此外,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北京恒通昱景文化有限公司投资人杜友彬出席了座谈会。
老一辈革命家后人在座谈会上生动讲述了他们先辈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重重困难和挫折,始终保持革命信念,勇往直前的英勇事迹。不仅让后人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更激发了在场每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心、勇往直前的信念。
本文为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罗亦农孙女罗渝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具体如下:
▲罗渝
对于我们而言,爷爷罗亦农是陌生的。我们主要通过查阅党史资料来了解爷爷的事迹。由于许多经历并未亲历,因此对诸多细节的印象并不深刻,了解也相对有限。
今天,我想向大家讲述我爷爷的一些经历。1902年,爷爷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的一个富农之家,他从小在老家读私塾,后来受陈独秀《新青年》等进步杂志的影响,他在1920年离开老家到了上海。
据党史资料记载,爷爷是陈独秀的左右臂,深得陈独秀的赏识。因为他热情洋溢,口才了得,激情不同于常人,这种独特的气质赢得了陈独秀的青睐。1920年,陈独秀推荐爷爷到苏联学习马列主义。到了苏联后,爷爷担任了中共旅莫斯科支部书记。爷爷是在1920年加入共青团,然后在苏联由团转党,成为第一批共产党员。当时,他还是刘少奇、肖劲光的入党介绍人。
▲罗亦农与夫人诸有能
爷爷的俄语非常好,他被推选为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语言组书记,专门从事留苏中国学生的组织工作,另还兼任中国班的唯物论教授和翻译。他1925年回国后,从事工人运动,参与组织了省港大罢工,主要负责撰写传单。他不仅一直站在省港大罢工前线,还协助罢工委员会接待了香港到广州参加罢工的20多万人食宿,工作能力很强。
1925年10月,爷爷参加完第五次党代会后被张国焘推荐到北方,调往北方区委党校主持工作,他相当于是中国共产党党校的第一任校长。后来出版了一本书《我的先辈》,其中有一册讲述的就是爷爷罗亦农。前几年,党校的一位校长跟我们说:“我首先拿出来罗亦农的这本书,我看完了,因为罗亦农是我们党校的第一任校长。”这个时候,我们才了解到爷爷的这段经历。他在党校时,培养了一大批共产党的骨干,为日后的起义和组织暴动做准备。
后来,爷爷历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长、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他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时,党中央在上海。他还担任了第三任共产党组织部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委员。为筹备召开党的“六大”,他负责起草了《党务问题》的报告,并与瞿秋白一起拟写《党纲草案》。但是爷爷没有参加“六大”,因为当时他已经牺牲了。
爷爷一生中最耀眼的成就,便是他作为三次武装起义的卓越领导者之一。
第一次武装起义是在北伐军占领武昌后,中共上海区委决定与国民党政府驻沪代表合作,组织联合暴动,帮助夏超夺取上海。当时北伐军想要打败军阀,由于夏超部队作战失败、起义准备不足、工人队伍力量薄弱,导致起义遭受失败。
第二次武装起义是在第一次失败后。上海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响应北伐,推翻军阀政府在上海的反动统治,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由于条件不成熟和经验缺乏,第二次起义也未能成功。
第三次起义,爷爷与赵世炎、周恩来一起,再次举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终于取得胜利。之前,我们去上海,去了当年他们发起义命令的小屋,虽然门已经被封闭,但小屋仍然在,爷爷就是在这里发出的起义命令。
在起义过程中,工人既有武装也有枪支,然而,随着起义的推进,前方与后方都很吃紧。此时,陈独秀主张撤退,但爷爷认为不能撤走。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守阵地,最终取得了胜利。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临时上海市市民政府,爷爷是共产党的代表之一,参加了市委市政府的组建工作。
接下来,我讲一下我的父亲罗西北的故事。父亲对爷爷的记忆几乎是空白。爷爷在1928年牺牲,父亲则是在1926年出生。那时,爷爷仅与父亲见过一面。后来,父亲被他的外婆,也就是我的祖祖,带回祖祖的家乡抚养,直到8岁。
父亲在四川老家度过八年时光。在那之后,周恩来让八路军办事处的人开始寻找我父亲罗西北,最终将他带到了八路军办事处,之后来到了延安。到了延安,父亲才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自己是一个孤儿,终于有家了。延安是他的家,共产党就是他的母亲。
后来,父亲成为了第一批前往伊万诺沃儿童院接受教育的人。当时,苏联的生活条件相对优越,这为他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直到父亲在那里看到了爷爷的照片,他才真正了解了爷爷的身份。而我们,直到初中时才得知爷爷的真实身份,家里从未提及此事。
父亲在国际儿童院待到卫国战争发起。这个时候,他引起了苏联情报系统的注意。当时,苏联情报系统需要一个中文好、政治上可靠、俄语流利的人,来完成收集日本情报的工作。在被选中后,他带着双重国籍的身份回到国内,为苏联提供有关日本人的情报。
1948年,党中央选拔军级以上烈士子女及高级干部子女共21人前往苏联留学,为建设未来的新中国培养人才,这批人后来被称为“4821”,当时父亲是“4821”的领队。为什么是1948年,因为1949年就要建国了,党中央要培养一些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是父亲第二次去苏联,父亲的俄语很好,语言上已经过关,所以到苏联后他是第一个进大学读书的,父亲比其他人早了一年。当时他进入了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选择专业时,父亲想起列宁有句名言: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因此他选择了动力学院的水能利用专业。后来,有好几个同学受他的影响,包括萧永定和李鹏,都学习了电力。
▲罗渝父亲罗西北
父亲归国后,便将全部精力倾注于事业之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干部,成为著名的水电专家。
当时归国后,他被委以重任,负责组建成都水电勘测设计院,并担任首任总工程师,当时的他年仅28岁。他深入四川的山川河流,足迹遍布大江大河以及无数支流小溪,全面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8年后,我国首个百万级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在施工时出现问题,不得不炸坝重建。此时,他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工程总指挥。在那里,他遭遇了“文革”,遭受了非人的折磨。然而,即便身处逆境,父亲依然坚守信念,仍然相信党是他的母亲,母亲是绝不会亏待、抛弃自己。
父亲从牛棚中出来后,完全可以立即回到北京。爷爷罗亦农后来与李文宜结婚,爷爷在他们结婚仅三个月便英勇牺牲,此后李文宜再未婚嫁。当时,李文宜完全有能力将他调回北京。父亲在“文革”期间身体遭受了严重摧残,尽管如此,他并未选择回到北京,而是投身于我国黄河上游一座巨型水库电站的现场设计。
他积极参与了龙羊峡大型水电枢纽工程的勘测、设计与施工工作。当时条件特别恶劣,一阵大风吹来,帐篷都要被推翻,四周散落着他们的设计稿纸。吃的是罐头,没有蔬菜,这种情况下,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岗位,领导技术人员,使龙羊峡水库的现场设计进展顺利。
在他去世前,他的前工作人员和技术干部对他说:“罗总,你应该放心了。龙羊峡水库经过20年蓄水,已经达到正常蓄水位。”
可以看出,爷爷的一生全部倾注于党赋予他的使命,无论遭遇何种挫折,他都坚守信念,正如三次武装起义一样,唯有坚持,胜利终将到来。父亲罗西北亦然,初心不改,信念坚定,永不退缩,这正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所在。
撰文:李影
视觉:李辰昊
统筹:李秀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