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楼市在政策优化与市场信心恢复的推动下,楼市成交热度持续升温,呈现出新建住宅成交量增长和二手房市场持续活跃的双重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连续3个月高位运行,12月在契税政策的影响下继续冲高。网签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北京二手住房网签成交量突破2.1万套,创下了近21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66%。

2024年12月31日,上海二手房成交849套,成交面积72480.66平方米。2024年12月,上海二手房累计成交29711套,环比增长9.84%,创出2024年单月成交新高。

12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6,654元,环比上涨0.37%,同比上涨2.68%。全国30个重点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面积约为1,80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17%。新建住宅市场的成交量触及近年来的高位,显示出购房需求在年末的集中释放。

统计局官方数据:11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10月份下降0.2%转为持平,这是13个月连续下跌以后,首次止跌。上海和深圳,新房价格分别上涨0.6%和0.3%,涨幅比10月份分别扩大0.3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北京和广州分别下降0.5%和0.3%,10月份这两城均下跌0.7%,跌幅明显收窄。二手房市场,北京、上海和深圳二手房价格分别上涨0.9%、0.4%和0.5%,广州则下降0.4%,但跌幅没有扩大,12月的数据肯定更乐观一点。

可以看到,尽管销售端数据有所增长,新开工的情况依旧低迷,甚至11月跌幅同比去年略微扩大,说明开发商无论是资金压力还是拿地信心,并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回暖。当然,中长期看,这种情况的持续,对于去库存是有利的。

四季度重点城市楼市普遍回温。新房市场,重点城市第四季度成交量环比大增66%,同比上涨4%,所有城市成交量环比普涨;二手市场,重点城市第四季度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和同比均上涨21%,深圳环比涨幅最高为73%,同比涨幅达128%,一线四城成交量同环比普涨,杭州、成都和西安等强二线城市成交量环比涨幅明显。

从历年政策基调来看,整体调控基调已经转向,而且在调控措施方面,2024年力度高于往年。2020年中央政策调控基调是“去杠杆、去金融化”,2021年是“维稳”,2022年提出“房住不炒、保交楼”,2023年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2024年明确“止跌回稳”。预计2025年房地产的政策空间更大了,未来更多更重磅的政策会加码落地,对房地产可以比之前乐观一点了!

更多的房地产利好政策会出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趋势看,降息还将持续

美国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打破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天花板,让我们获得了更大的降息空间。过去几年,中美利率出现了罕见的倒挂,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比美国低200个基点左右。为了减少资金流出中国,中国降息步子很小,幅度有限。美元开启降息周期后,中国未来几年降息空间加大,低利率时代来临了。

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对中国是利好。它让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加大了,对楼市、股市和经济都构成利好。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货币政策仍会趋于更加宽松,中国的降息周期会继续。而且随着美国大幅度降低,国内未来几个月降息也会加速。

政策空间更大了,未来更多更重磅的政策会加码落地,对房地产可以比之前乐观一点了!降息有利于保持房地产预期稳定。部分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逐渐见底,市场快速企稳将是趋势。

在国内经济转型、需求稳定的背景下,政策调控对楼市的限制有望逐步放松。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较大,而房地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稳定的楼市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未来,楼市调控政策可能会在适度宽松的背景下逐步释放,而这也为房价上涨提供了政策性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遇冷,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部分地方政府甚至面临连利息支付都举步维艰的困境。全国范围内非税收入的急剧增长,乃至“远洋捕捞”等非传统收入来源的增加,无不从侧面折射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严峻程度。

通过对经济温度计的观察发现,9至10月份经济有所回暖,但这种改善在11月下旬基本停滞。这表明第一轮政策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未能持续带动经济增长。

在此情境下,更多的刺激计划会落地!对于缓解地方债务危机、稳定房地产市场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经济工作会议预计将成为吹响第二轮政策号角的重要时刻。会议的文字稿预计将非常积极,旨在继续提振市场信心。

短期来看,行业“止跌回稳”需实现多重修复链条的传导,才能实现正向循环,最终由以刚需型需求为主,新房销售占据主导的增量市场,向以改善型需求为主,二手房销售占据主导的存量市场转变。

政策井喷宽松有利于保持房地产预期稳定。部分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逐渐见底,市场快速企稳将是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地产在2025年肯定会稳定存在,止跌企稳是必然,但是房地产不可能再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