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骑手友好,社区更美好
如今,骑手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网购、订餐、买菜、送药……他们走街串巷,来去匆匆,像城市“流动的血液”,输送社会运转所需的养分,串联起万家灯火。2024年1月26日,全国首批“骑手友好社区”三方共建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此后,骑手友好社区的探索遍地开花。(1月13日光明网)
骑手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频繁进出社区,与时间赛跑,为居民提供服务。然而,现实生活中,外送服务的“最后一百米”,往往是令外送骑手头痛的难题所在。有的社区人车分流,电动车压根进不了门;有的社区楼宇众多,骑手一进来就晕头转向;还有的社区电动车停车位有限,导致骑手停车无门……停车难、休息场所匮乏、社区认同感缺失等问题不仅制约了骑手的配送时效、影响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给社区治理带来更多挑战。建设骑手友好社区,不仅是对骑手群体权益的保障、维护社区居民生活的现实需求,也是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重要体现。
什么样的社区才称得上“骑手友好”?
首先,要让“配送更畅通”。必须承认,不少社区推出这样那样的管理规定,都是从维护居民安全、社区秩序的角度出发。但在外卖、配送等新兴业态的冲击下,居民生活有了新需求,一些规定也该跟上潮流、与时俱进才对。从开始的“一禁了之”到扫码进社区的“小哥码”,再到“骑手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园区”……当前,多地开展的“骑手友好社区”探索,尽管实施路径各异,但都聚焦于“便捷配送”这一核心关键。接下来,还希望更多地方参与进来,在骑手配送与社区治理间求得最大公约数,让骑手友好成为更多社区的标配,为居民和骑手带来更多便利。
其次,要让环境更优化。某种程度上说,社区也算是骑手们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工作环境,往往能让人心情舒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既要美化硬环境——“楼牌更清晰可见,道路指引牌明确”“设置骑手驿站”“提供专供骑手的停车区”……立足骑手需求,让暖心举措清晰可见;也要升级软环境,通过社区的资源链接,为骑手们提供专业服务,让他们对社区关怀可知可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工作福祉。
此外,还要让社区更和谐。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平台经济的发展下,骑手们无疑是帮衬居民生活的关键力量。构建和谐的骑手、居民关系,亦是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敞开大门”只是第一步,将社区打造成为骑手的温馨港湾,还要保障骑手劳动权益,让他们打开“心门”,积极融入社区、参与社区共建。基于此,天通苑北街道搭建的志愿服务平台,利用骑手的自身优势,在安全隐患排查、环境整治、建言献策等方面解锁“骑手视角”的做法,各地不妨多多参考,让更多骑手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中来。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让公众的工作、生活更便利,是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建设骑手友好社区,给予骑手们充分的尊重与关怀,城市温度必将在一次次畅通配送中温暖传递。(刘硕)
来源:广州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