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秀雅)“对我来说,在哪儿都是履职舞台。如今昆剧舞台上以折子戏为代表的传统戏数量逐代递减,我要尽己所能,让更多不为人熟知的昆剧曲目被人们听见。”昨天上午,在市政协全会分组讨论中,市政协委员、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国家二级演员刘煜在参加民进界别组讨论时,即兴表演了新学的汤显祖《南柯记·瑶台》选段。
这段表演的背后,是刘煜委员近年来持续推动更多昆剧曲目融入当下生活。在她看来,《牡丹亭》《长生殿》等经典昆剧作品,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年轻粉丝,但还有很多老剧本,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如何让古老的昆曲更好地发扬光大?在调研中,刘煜委员发现,与从业人数阶段性递增的态势相反,现如今昆剧舞台上以折子戏为代表的传统戏数量正在逐代递减。据《昆戏集存·甲编》统计,新中国第一代昆剧演员能演出的折目数与“传”字辈戏目相比,失传190折,传至如今昆曲界的第四代艺术家们,戏已不足半数。刘煜委员认为,人才培养与艺术传承是昆剧艺术的生命之源,充分依托非遗保护与文化复兴的时代环境,进一步完善联合培养、探索多元实践、优化人才激励,激活昆剧人才的文化认同感、事业优越感与从业使命感,是当代昆剧从业者的首要责任。
“青年一代必须担起重任,全心致力于昆剧的传承事业,将珍贵家底传承下去。”刘煜为此在提案中建议,在育才上推进完善联合培养机制,提升教学质量;在用才上,构建多方联动实践机制,提高人才效能;在留才上,创新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强化行业优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