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 A 股市场呈现出全天震荡调整的态势,沪指领跌,北证 50 指数表现不佳,跌超 4%。截至收盘,沪指报 3213.62 点,跌 0.89%;深成指报 10225.87 点,跌 0.77%;创业板指报 2101.03 点,跌 0.54%。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 11358.55 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 694 亿元。市场个股呈现普跌态势,下跌个股超 4200 只。

板块表现及原因分析
涨幅居前板块:贵金属板块午后拉升,主要是受 1 月 21 日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美元美债全线走低,市场避险情绪迅速升温,金价延续强势,跃升至两个月新高。铜缆高速连接、液冷服务器、CPO 等板块走强,是因为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对算力提出了极高要求,而这些板块作为保障算力供应的基础,重要性愈发凸显。此外,当地时间 1 月 21 日,特朗普宣布三家企业将投资 5000 亿美元用于推动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也为相关板块带来了积极影响。
跌幅居前板块:小红书概念持续调整,此前该概念凭借独特的营销模式和用户群体受到市场追捧,股价大幅上扬,但随着短期涨幅过高,估值脱离合理区间,获利盘回吐压力剧增,同时市场风格切换,资金流向更具潜力或稳定性的板块,导致该板块缺乏资金支撑,股价持续下挫。房地产板块集体走低,房地产行业面临销售数据不理想、融资难度较大、人口结构变化导致住房需求改变等诸多挑战,近期也没有明显的政策利好来扭转行业颓势,市场对房地产企业的未来业绩预期降低,投资者纷纷减持地产股。旅游、零售等板块跌幅居前,可能是因为市场整体情绪不佳,以及投资者对春节假期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

操作策略分析
短期操作策略:大盘震荡调整,多数板块冲高回落,表明市场当前处于多空力量较为胶着且整体偏空的状态。临近春节假日,场内资金流动性降低,投资者心态趋于谨慎,资金多以观望为主。从技术层面来看,沪指一举跌破了 5 日和 10 日均线,短线走势偏弱。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场内做多动能不足,市场板块持续性不佳,追高可能面临较大风险,所以春节前以观望为主,减少操作,控制好仓位,规避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对于持有高风险、高波动股票的投资者,可考虑适当降低仓位,将部分资金配置到流动性较好的货币基金或短期债券基金中,以保持资产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中期操作策略:关注政策落实情况和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如央行是否进一步实施降准降息等宽松政策,以及房地产、消费等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是否加大。若政策持续发力,宏观经济数据出现明显好转,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届时,可以根据市场走势和板块轮动情况,逐步增加股票仓位,布局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板块,如大金融、新基建等。对于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企业股票,可采取分批买入的方式,降低成本,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红利。

长期操作策略: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是大趋势。投资者可以围绕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如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挖掘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长期布局。同时,一些传统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如具有稳定现金流和高股息分红的公司,也可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平衡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此外,还可以考虑通过定期定额投资指数基金的方式,参与市场长期增长,平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财咨道投顾刘露文A0940624070007 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