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宣布,其领导的犹太力量党退出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联合政府。推迟近三小时后于前几日生效的加沙停火协议,一方面给15个月的冲突按下暂停键,另一方面或许也将给以色列总理内亚尼亚胡的政治联盟带来瓦解的危机。近日,以色列安全内阁在几名部长投下反对票的情况下,最终批准加沙停火协议,以本-格维尔为代表的极右翼官员对内塔尼亚胡的态度反转大为不满。
近日,以色列政府正式批准加沙停火协议。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当晚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停火协议将生效,但他宣称,第一阶段只是“暂时性停火”,美国总统拜登和当选总统特朗普都向以色列保证,如果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谈判未能达成,以色列可以再度恢复对加沙的军事行动,美国承诺届时将提供给以色列所需要的武器,以军将用一种“更新、更有力的方式”进行战斗。以色列指责哈马斯尚未提交首批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名单。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据上观新闻报道,前几日,在延迟近三个小时后,加沙地带第一阶段停火协议生效。延宕15个月后,加沙战火终于告一段落。停火首日,三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已从加沙平安返回,大约90名遭扣押的巴勒斯坦人也从以色列监狱获释。在加沙地带,流离失所的民众挥舞着巴勒斯坦国旗庆祝,更多人则踏上了漫漫回家路。然而,面对脆弱的停火协议,双方都感到喜忧参半。“人们只是暂时松了口气,仍被谨慎、恐惧和担忧的情绪所包围。”
根据协议内容,以色列将释放1890余名被扣押的巴勒斯坦人员,换取哈马斯释放33名在加沙地带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这一举动被许多人视为“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即双方都有所顾忌,但仍然愿意放下歧见,试图寻求共赢之道。尽管协议生效,却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阻碍。以色列内部存在着反对停火的声音,一些右翼政党和民众对此表示不满,并且还有一些哈马斯成员持续进行袭击,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当前,加沙地带的局势依然亟待缓解和改善。

加沙地区(资料图)
这样的局面是中东人民期待的,也是全世界人民期待的。和平的中东才是对世界最有利的,对于世界共同走出困境也是非常有利的。可是对于以色列而言,这次和平协议并非是在胜利基础上签署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属于战略性失败。更加让以色列难受的是,协议刚刚达成他们最担忧的事情就出现了。上万哈马斯冲出街头,穿上军装,携带各种武器弹药庆贺胜利。哈马斯武装再也不用躲藏在地下,他们开始光明正大的走向街头,在自己的土地上庆祝胜利。
2023年10月,哈马斯抵抗组织发动了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突袭行动,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就此拉开帷幕。以色列军队仗着先进武器装备和美国的支持,妄图速战速决一举歼灭哈马斯,然而哈马斯战士们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作战精神,让以军很快尝到了苦头。双方在加沙狭窄的街巷中展开殊死搏斗,炮火硝烟遮天蔽日,座座高楼化为废墟,以色列调集重兵投入最精锐的第1步兵旅和第89步兵旅。哈马斯非但未被击垮,反而愈战愈勇。

巴以冲突(资料图)
如今以色列付出极大代价,只救回几十名人质,还要释放早先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甚至可能还得承担加沙重建费用。哈马斯虽然也被打得千疮百孔,但基本架构还在,地盘也还在,无非是人员损失较大,只是以色列不做人打法太招仇恨,令哈马斯重新招人似乎都简单许多。再看以色列当初胜利目标,主要有3项:通过军事行动救出人质、消灭哈马斯、保证加沙未来不在哈马斯控制下。然后,打了半年,发现一个都做不到,于是目标有所缩水。
并且这份停火协议目前来看并非牢不可破。在停火协议正式生效之前,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国防部发射了导弹,这一挑衅行为充分证明,哪怕是在哈马斯这边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而内部政局本就动荡的以色列,其分裂程度也因停火出现了加剧。因为反对加沙停火协议,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辞职,这同时也意味着他领导的“犹太力量党”退出了现任以色列联合政府。签了停火协议后,哈马斯政权根基未受影响,反倒是内塔尼亚胡要黯然下台。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本-格维尔可不是个普通的政客,他是以色列极右翼的代表人物。他的政治主张非常强硬,一直主张对巴勒斯坦采取强硬措施。他反对任何形式的妥协,对哈马斯更是恨之入骨。这次反对停火协议,也正符合他一贯的强硬路线。他可能想借此施压政府,迫使政府改变对加沙的政策。也有可能,他是在为未来的政治角逐做准备,给自己积累政治筹码。当然,也有人认为,他是真的对政府的政策不满,才选择辞职抗议。真相到底如何?
巴以冲突给两地民众带来了深重灾难。在此背景下,卡塔尔、埃及和美国共同努力促成了停火协议,旨在结束暴力循环并逐步恢复地区稳定。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并未获得所有以色列政客的支持,特别是来自极右翼阵营的声音尤为强烈地表达了不满。对于他们而言,接受停火意味着承认失败,无法容忍任何可能被视为软弱的表现。与此同时,另一位关键人物约夫·加兰特也在近期离开了内阁。更揭示了以色列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深刻矛盾。

加兰特(资料图)
此前,当美国、以色列、卡塔尔、埃及、哈马斯的代表们最后一次在多哈会谈时,各方都同意了停火协议,赶在特朗普就职前一天实现停火和交换人质。事后,内塔尼亚胡首先向特朗普表示了感谢,然后才是拜登。美国媒体认为,内塔尼亚胡从特朗普的表态中看到以色列已无奢望靠着特朗普继续中东冲突,终于知道怕了,于是他屈服了。不得不说,对于饱受冲突摧残的巴勒斯坦人而言,雷厉风行,手段铁腕的特朗普为他们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在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后,哈马斯与以色列已经进入换俘阶段,作为国际救援通道的拉法口岸,也开始重新开放。从局势角度来看,美方之所以做出这项承诺,是想要尽快实现停火,来给美国的国家形象“挽尊”,毕竟自战火爆发后,一直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就遭到了国际社会乃至国内民众的质疑和不满。而从政治角度来看,特朗普和拜登双双给出同样的承诺,说白了就是想要争功,双方都想要把功劳,给揽在自己身上,来为自己的执政生涯增色添彩。
热门跟贴
美国强大 美国第一??
作者是美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