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规模,是判断一座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为,常住人口意味着潜在消费需求,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这其中就包括住房。
西安,作为千万常住人口超特大城市之一,在过去10年时间里常住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前列。
下一个十年,2035总体规划中已经为西安的常住人口规模设定了目标。同时,西安中心城市的常住人口也逐步将向外疏散,主城外围将迎来多个重点常住人口导入区!

2035年西安常住人口1560万人以内
2035西安总体规划一批,网上关于重庆、成都、西安三座城市的城市性质对比就展开争论。
从国家层面的批复来看,很明显重庆>西安>成都。
重庆是直辖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而成都、西安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一个是国家中心城市,另外两个是区域中心城市,谁高谁低很明显。
争论点主要在于成都、西安。
从国家的批复来看,城市性质方面,西安比成都多了一个“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
在城市核心功能方面,成都与西安的区别在于成都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安是“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安则比成都多了一个“国际旅游目的地”。
可以看出,从城市性质、城市核心功能的角度,西安要稍微高于成都。
2035西安总体规划获批之后,西安市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官方发布:到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560万人以内。
2024年末最新的西安常住人口数据还没有发布,2023年末西安常住人口为1307.82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时间西安常住人口将增加200多万人!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西安应该是全国各大城市中常住人口增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西安常住人口为1295.29万人,比2010年“六普”增加了448.51万人。

当然,这个数据中包括2017年西咸新区交由西安代管之后,原西咸新区咸阳辖区的常住人口统计到了西安,2017年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披露这个数据为60.59万人。也就是说西安辖区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时间常住人口增加了387.92万人!
2021年到2023年,西安常住人口保持着继续增长。2022年常住人口从数据层面下降是因为西咸新区部分区域交回咸阳代管,实际上当年常住人口是增加了12.29万人。

西安常住人口增长提速,实际上是2016年之后的事情。2016年之前,西安每年的常住人口增量仅有3、4万人,2016年之后则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与此对应的是,2016年之后西安楼市行情启动。
而未来十年西安常住人口要增长200多万人,实际上还是面临一定挑战的。一方面,经历了2017-202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这两年西安的常住人口增速实际上已经开始下降;另一方面,全国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对于西安的常住人口增量也必将产生影响。
对比2023年末17座千万常住人口大城市2035年的人口目标,西安1560万的常住人口目标实际上还算适中。

2023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排在西安之后的郑州、苏州,均制定了2035年超过1700万常住人口目标,10年增幅在500万左右;2023年末1060万常住人口的长沙,2035年常住人口目标为1550万人,10年增幅也达到将近500万人。
在新出生人口降速的情况之下,可以想象各大城市在接下来10年的“抢人大战”。
西安的竞争力,在于科研和文教。将这一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吸引更多的硬科技企业落户西安,也必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工作在西安、生活在西安。

西安新增人口将导向哪里?
西安的常住人口增量目标已定,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新增人口将会生活在哪个区域?
国家在给西安的2035总体规划批复中有一句话是比较重要的,那就是:“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促进陕西西咸新区融合发展,加强中心城区与县城功能联动。”
加快西安非核心功能疏解转移、推动中心城区瘦身健体……这实际上是这几年西安相关规划、陕西相关会议中多次提及的。
此前西安发布的《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也明确到“引导居住用地合理布局”。
其中包括:1.促进新增住房优先在轨道站点周边布局,精准实施住房供给;2.中心城区适度控制新建居住用地规模,提高住房保障水平;3.沣东沣西片区、高陵泾河新城、鄠邑科学城等重点人口导入区,合理安排居住用地供给。

尤其是第3条,明确了未来10年的重点人口导入区。接下来大家将会看到,地铁、学校、医疗等公共配套逐步向这些区域倾斜,重点产业也会布局在这几大区域。
西安未来的城镇空间结构是“一主、一副、六城、多组团”。
- 一主,就是目前的中心城区;
- 一副,就是西咸新区副中心;
- 六城,就是阎良、高陵、临潼、鄠邑-丝路科学城四个综合性新城和周至、蓝田两个县城。
下一个十年的西安,城市在实现跨越发展、能级提升的同时,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楼市而言也是机遇。下一个十年西安的精彩,需要的是我们共同来描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