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欢欢 王晓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尽享滑雪乐趣。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带小朋友一起滑雪。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小朋友在雪场摆姿势拍照。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场为周边游人提供了一个冬季游玩的好去处。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练指导小朋友滑雪要领。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滑雪爱好者正在雪场里驰骋。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享受滑雪的乐趣。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新春走基层丨冰雪经济带火皖北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新春走基层丨冰雪经济带火皖北乡村振兴

在皖北平原,滑雪场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冬日的寒冷让当地人习惯于“猫”在家中,与暖炉作伴。

然而,近年来,这种传统生活习惯却被一个滑雪场悄然打破。

占地面积30亩的滑雪场上,雪板交错,雪尘飞扬,裹挟着冷风从山顶上呼啸而下。山脚下的初级雪道、雪板区里,穿戴整齐的游客们依次排队登上传送带,整个雪场随处可见风驰电掣的炫酷身影,听闻逐冰嬉雪的兴奋尖叫。

这里便是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的四季榴园滑雪场,设有初级雪道、雪板区、雪圈区、戏雪区,配备了15台造雪机,是皖北地区最大的滑雪场。

自去年年初开业以来,即便是工作日,也能吸引上千名市民和滑雪爱好者慕名而来。

“在安徽,室外的这种滑雪场多在皖西南地区,那边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像我们这个规模的滑雪场,在皖北平原地区并不多见。”该滑雪场负责人黄毓峰介绍,在当地招商引资的号召下,他们于2024年初来此投入运营,这不仅丰富了四季榴园景区冬季旅游业态,更为淮北及周边游客提供了一处冬季游玩的好去处。

在这里,冰雪经济到底有多火?黄毓峰先卖了个关子,“去年刚开业的时候,我是实在‘看不下去了’。”

原来,黄毓峰的办公室有个绝佳视野,正对着那片让人又爱又恨的雪道。

开业之初,每当他静坐于办公桌前,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初学者们在雪道上跌跌撞撞、人仰马翻的狼狈景象,那一幕幕令人不忍卒睹,终使他不得不背过身去办公,将视线从窗外收回。

到了今年,如今再抬眼望去,眼前的画面已焕然一新:雪道上,一道道优美的身影翩然而下,仿佛舞者在白色的绸缎上轻盈跳跃,游客们从最初的踉跄学步,到如今熟练地驾驭着双板或单板,畅享滑行之乐。

“每年的滑雪季估计要持续一到两个月左右,今年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配备了12位教练,还在本地就近招了不少员工,共同助力度过这个冰雪季。”黄毓峰说。

冰雪经济一头连着文旅、体育,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头带来一波波“流量”,不断给当地文旅市场输出新动能。

近年来,烈山区烈山镇通过“跨村联营、托管运营”,吸引社会投资8000余万元,除了滑雪场外,四季榴园景区还先后建成四季亲子乐园、高空秋千、云端露营等10余个游乐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景区旅游产品供给,为景区旅游业发展增添了亮色。

据介绍,烈山区成功入选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季榴园获评“皖美消费新场景”称号,“龙脊天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石榴博物馆获批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全区接待游客2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9.5亿元。

眼下,数九寒天动则不冻,最寒冷的冬天也成了烈山镇最忙碌的季节,邀上亲朋好友共赴一场冰雪之约,已成为这个冬季的生活新时尚,真正变“冷资源”为“热产业”,当地也乘上冰雪经济的“快车”,日子越来越“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