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了一则公告,主要内容为: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同时特别强调: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这一系列的举措,根本原因是在2025年2月1日,美国对外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

中美之间的“关系”,用三个问题就能解释清楚。第一:美国为什么要对华增加关税,主动挑起两国之间的贸易对抗?首先:美国单边加征关税的行为是错误的、违法的,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WTO明确要求成员国通过其争端解决机制处理贸易纠纷,而非采取单边制裁。从2018年开始美国就不断通过各种各样的理由对中国商品进行单边制裁,2020年WTO裁定美国对华关税“违规”,但美国“拒不接受”裁决。

其次美国之所以执着于制裁中国,更多是出于美国利益考虑。其一:美国希望能够将中美贸易差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 美国长期对华存在巨额商品贸易逆差,其中2022年更是达到了3829亿美元,巨额差让美国当局感到不安。但美国并不认为是自身美元霸权、经济形态的问题,反而将原因归结于中国“不公平贸易”。所以开始采取手段减少中国商品的进口量,其中包括:加征关税、打压中企等。

其二:美国想要稳定自身霸主地位,在发展速度滞后的情况下,开始采取措施打压对手。众所周知在近些年的很多高端科技领域,中国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例如无人机、人工智能、半导体技术、5G通讯技术等等。这让美国开始越发担心自身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所以美国加征关税主要打击目标就是中国的高端科技产品。例如华为孟晚舟被无端扣押,制裁中国高校、制裁中国无人机企业等。简单来说:美国害怕了,自认为发展速度无法超越中国。

第二:中国为什么要反制美国?首先就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遭到美国单边制裁时,有能力发起反击为什么要选择忍气吞声?同时也是在回应美国单边主义行为,推动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告诉全世界中国不是“软柿子”,在面对霸权主义时敢于亮剑,避免此后欧洲各国跟随美国肆无忌惮开始无端制裁。其次就是保护中国国内企业,增加美国商品关税,必然会导致进口量减少,而这部分“短缺”则由中国企业补足。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保护,同时加速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

第三:中美互相“加税”有什么坏处吗?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加征关税同样如此。对于中美两国而言,加征关税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美国方面的反馈更为直接,因为所有中国商品都受到关税增加的影响,所以进入到美国市场后价格会“大幅度上涨”,中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严重,原本温饱的生活可能会更加拮据,高收入人群影响并不大。其次美国企业想要拿到中国“零件”,必然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这将变相打压美企的发展速度。最鲜明的案例就是特斯拉、苹果等公司一直反对美国增加对华关税。

而对于中国自身的“反噬”,理论上和美国相差无几。首先就是进口商品价格会大幅度上涨,生活、生产用品都会受到影响。例如生活中用到的手机、汽车等,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可能会居高不下。其次就是原材料和零件采购成本上升,国内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会增加,这部分也将由最终“消费者”承担。某种程度上:“对美反制,百姓遭罪”这一描述是正确的,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反击半边制裁维护多边贸易这一战必须打,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是在为后来者铺平道路。

个人认为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高端技术行业的发展速度,学术交流减少、人才流动减少、技术交互减少,将直接影响中国科技发展速度。简单来说,加征关税对于中美都是“伤敌一千战损八百”的手段,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是被迫反制,而美国是主动挑起对抗。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都是“复杂”的,都在想方设法维护自身权益,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近些年欧盟、日韩等国不断在加深对华合作,逐渐远离“单边美国”。他们很清楚什么时候该跟随谁,维护自身利益才是这些国家的最终目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