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疆公司在世界无人机市场领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同时也是中国制造的典型代表。
之前美国总说中国制造更多的是仿造,可大疆公司作为无人机领域的佼佼者,有力的回击了这一说法。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大疆公司从成立到现如今的行业大拿,仅仅只用了不到20年。
大疆公司在2006年创立时可谓是举步维艰,可等到2020年的时候,大疆就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研发团队,其中研发人员的比重则达到四分之一。

根据统计:在2022年大疆员工数就已经突破14000人。
为什么大疆公司能够用非常短的时间实现急速扩张呢?因为在这一赛道上,基本上没有人是大疆公司的对手,所以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公司的地位基本上没有人可以撼动,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也始终位居第一。
当然,一成不变不是大疆公司的个性,因为大疆公司始终都在创新求变。所以大疆公司除了无人机之外,包括手持影像系统,智能驾驶等非常多的新兴领域都有它的身影。
就这样,大疆公司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最后成为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超级科技巨头。

而大疆公司的服务范畴内,自然也包括美国,美国由于地广人稀,在很多领域都需要用无人机来代替人力。可很多无人机都是样子货,不仅故障率高,而且在功能上也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但大疆公司的无人机却很好的契合了美国各行各业对无人机的需求,大疆无人机是性能强大,再加上中国商品向来主打高性价比,美国的无人机根本拿不出手,更不要说出来和大疆无人机抢占市场份额了。
直到现在,大疆无人机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也证明了大疆公司的无人机在美国市场的火爆但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大疆公司还是迎来了无妄之灾......
美国这些年来多次利用所谓国家安全的理由,对中国企业进行围追堵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就是想找中国茬,不愿意看到中国公司跑到美国挣自己的钱。

更何况,像大疆公司这种在无人机领域的巨无霸,美国收拾起来自然是下狠手——而且还美其名曰称:这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产业。
但很明显,这就是为了打压中国,不让中国好过而已。而且大疆公司对美国的套路也是非常熟悉,就是谁强打压谁。大疆公司高管表示:针对美国提出的数据安全问题,我们已经做出了回应,但是争论的点又跑到了大疆的市场地位上。
由此可见,只要大疆公司还保持现有体量,各种各样的争论纠缠肯定不会少。而且按照美国的逻辑,如果又有一家中国公司的规模赶上大疆公司的话,美国的制裁肯定会紧锣密鼓的袭来。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所谓的国家安全或者是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都只是美国利用规则打压他国企业的一种借口罢了,归根结底是一种破坏正常商业规则的行为。

像此前大疆公司就曾被美国海关限制一些无人机进入市场,而且给出的理由也是非常荒诞,认为大疆公司涉及“强迫劳动”,但却拿不出任何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此外,美国国防部也曾禁止美军使用大疆无人机,但美国最后还是无法把大疆无人机清出市场。
因为相较于美国政府的大力打压,像美国各地的警察部门反倒是对大疆公司的无人机表现出高度的热情,使他们能够迅速接受大疆无人机的原因就是极高的性价比以及强大的功能。
而这样的群体在美国不在少数,甚至在美国的无人机市场中,大疆无人机的份额最低都在70%左右。这种情况下,说明了美国民众对大疆无人机的认可程度非常高。

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想随便下个政令就把大疆无人机清出美国市场,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还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反噬。
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大疆公司被制裁了8年,却依旧稳稳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这里面没有侥幸一说,大疆公司能坚持到现在纯靠实力。
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让美国疯狂针对的巨无霸公司,却是由一个80后一手建立起来的。
汪滔出生于1980年,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汪滔从小就对航模非常感兴趣,而后续汪滔真正接触飞机模型是父亲给他带回来的一架遥控直升机。

但是这架遥控直升机操作过于复杂再加上控制系统不完善,这架直升机刚飞上天就直接掉落摔坏了,这也让汪滔坚定了自己制作自主控制直升机飞行东西的想法。
随后汪滔就朝着这个方向慢慢努力着,直到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学大学电子工程系深造时,汪滔才有了把梦变为现实的可能性。
而这里也是大疆公司梦开始的地方。汪滔准备把研究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当做毕业课题,但需要解决直升机自动悬停问题,虽然最后也没有演示成功,但是汪滔敢想敢干的行动让研究生导师李泽湘非常欣赏,直接让汪滔进入了自己的研究生班级。
汪滔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就和他的朋友成立了大疆公司,但那个时候的大疆公司自然是十分稚嫩的,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还是一个是市场里的“小透明”。

一开始这个公司只有四个人,其中也只有汪滔有无人机技术的背景,基本上他们的飞控系统项目就是以汪滔为主导。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的成果还没有孵化,这让团队士气大跌,员工也是纷纷离职,大疆公司进入到了一个艰难的时期,甚至差点连公司都解散了。
不过汪滔却依旧坚持着,但最终团队的矛盾越来越大,导致除汪滔外的其余三人纷纷离开。
而在最危急的时候,研究生导师李泽湘给大疆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帮助汪滔把大疆继续做下去,这才让大疆最终推出了飞控系统XP3.1,让大疆摆脱了入不敷出的境遇。
等到航拍流行的时候,汪滔看准了市场空白,把相机和直升机结合起来,让大疆在市场上彻底打响名气。

等到后来,大疆公司就像滚雪球一般,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也让世界为之震惊。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即便是美国也无法摆脱大疆无人机的影响。
但汪滔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天赋和努力的结合。汪滔自己每周工作高达80小时,由此可见汪滔也是一个“工作狂”,而且只要进入工作状态就非常认真,追求最完美的效果。
正是在汪滔的带领下,大疆公司这些年的发展才能这么好,而且大疆公司也成为了中国制造的一块金字招牌,成为了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最有力的佐证。
而美国对大疆公司的针对只能压制了一时,因为现在找不到能够碾压大疆无人机的产品,所以美国继续动用国家力量来针对大疆公司,还不如尽快把视线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无人机技术上。
如此舍本逐末,最终只会固步自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