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智文是德国犹太人,但是他与德国却没有什么缘分,在他出生后不久便随着父母移民到了美国。

只可惜好景不长,在盛智文7岁时,他的父亲去世。

家里面突然失去了顶梁柱,盛智文与母亲母子两人在美国难以维持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迫不得已转而移民去了加拿大,而盛智文与中国的缘分则是在他19岁那一年开始的。

盛智文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留在了中国,可是直到他60岁的时候才如愿加入了中国国籍。

在正式成为一名中国人之后,盛智文对着镜头深情的表示:虽然我长了一张西方面孔,但却是一颗中国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岁之前两度移民”

盛智文是一名犹太人,1948年出生在德国,只不过在盛智文的记忆里,他对德国除了血缘关系以外,只剩下了小时候的零星片段。

之所以会这样,则是与盛智文的父母有关。

当年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为了生活小小年纪的盛智文便跟随着父母移居到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到美国时,盛智文对美国的生活并不适应。

由于语言不通,盛智文在美国并没有什么朋友,而盛智文的父母则每天都忙于工作,很少能关注到盛智文的成长。

孤独的时间久了,盛智文经常会怀念自己在德国的朋友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这时,盛智文都会满怀希冀的问父母,他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只可惜盛智文却永远都不会得到确切的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盛智文渐渐习惯了美国的生活环境,他们一家人也逐渐的在美国安定了下来。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厄运专找苦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盛智文7岁的时候,盛智文父亲的突然离世,打破了盛智文一家安稳的生活。

原本由两个人共同维持的生计,全部都落在了盛智文母亲一个人的身上。

就这样,一个刚刚稳定下来的家庭再次被摧垮了。

那时盛智文的母亲听说了加拿大的环境比较容易生活,便带着7岁的盛智文转而移民到了加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事实证明了这句话无论放在哪个地方都应验。

从10岁开始,盛智文便过上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白天盛智文坐在教室里面读书,到了晚上的时候,盛智文就开始帮别人打杂,做跑腿的小厮。

好在那个年代的加拿大并没有不可使用童工的法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智文放学后就去各个写字楼里面收订报费,晚饭的时候为精英家庭送报纸,宵夜时间再去餐馆里面打杂。

终于盛智文在他与母亲共同的努力之下,度过了他的中学时光。

这些年来,盛智文与母亲的生活非常的节俭。

在盛智文16岁的时候,他便为自己购置了人生中的第一辆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虽说盛智文的生活非常的艰苦,但他的学习成绩却出奇的不错

只不过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盛智文却选择了放弃自己的学业,进入了社会。

对于那时的盛智文来说,大学就是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

盛智文10岁起,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生存的技能,他已经不需要大学来为他传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国际格局刚刚稳定下来,社会上到处都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盛智文决定去拼一把。

“盛智文嗅到香港商机”

起初,为了更好地了解当时加拿大的市场行情,盛智文选择进入一家内衣公司担任发货员。

慢慢的盛智文却发现,发货员这个职位并没有什么行业前景,也接触不到市场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盛智文每天的工作就是统计一天出库的服装数量,整理服装订单,最后把它们清楚的记录在案。

在深刻的领教了发货员这个职业的枯燥之后,盛智文果断的选择了转行。

盛智文在内衣公司工作的时间里,却也并不是全无收获。

那时盛智文就发现销售行业很有前景,销售员凭借着自己的口才进行推销,报酬非常具有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智文从小打工的经历使他练就了一张巧嘴和灵活的头脑,于是盛智文果断的去应聘了一家男装推销员。

果不其然,在担任了推销员之后,盛智文一扫发货员工作给他带来的阴霾。

在推销的岗位上混的如鱼得水,很快便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到了19岁的时候,盛智文选择了辞去销售员的岗位,自己创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盛智文本身的启动资金并不多,所以良好的压缩成本对于盛智文来说尤为重要。

当时经过四处打听之后,盛智文得知了香港服装进货渠道性价比很高,开始购置香港服装品牌,拿到加拿大进行售卖。

虽然说这个措施操作起来稍微麻烦了一些,但是却大大降低了盛智文购置服装的成本。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加拿大对中国的关税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智文通过香港服装的这一笔单子赚到了100万元的利润,但是除去关税之后,真正到手的却只有一半。

这一笔生意的成功令盛智文确定了香港服装生意的可取性,但是每次生意都要扣取大量关税却不是长久之计。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盛智文决定离开加拿大移民到中国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面孔中国心”

来到香港之后,盛智文延续了他在服装品牌的老路,只不过这次他从服装销售改为了服装生产。

在系统的对香港的服装市场进行调查之后,盛智文发现香港的服装品牌非常的单一,衣服的款式和结构大多雷同,缺少新颖度。

在掌握这一关键要素之后,盛智文大胆的将西方服装的设计特点,运用到了自己的服装品牌生产当中,并且单独建立了一家销售加拿大风格服装的商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在盛智文的服装品牌推出之后,广受香港人民的欢迎。

这一次盛智文有着大量的客源量,也没有了关税的阻碍,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

服装品牌的成功为盛智文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盛智文开始将目光投入到了其他行业当中。

在香港生活的时间长了之后,盛智文发现香港人民非常注重他们的娱乐生活。

那些娱乐产业都很大众化,并没有一家为年轻人单独打造的娱乐场所。

盛智文1983年的时候,在香港的皇后街道附近建立了一家名叫兰桂坊的酒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桂坊酒吧的设计包含了大量的西方元素,整体的构造非常的年轻化,很适合那些年轻人的口味,受到了广泛的追捧。

只不过当时兰桂坊酒吧的“异军突起”,严重的打破了各个酒吧之间维持的平衡,遭到了许多酒吧老板的联合抵制。

那时兰桂坊酒吧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有客户举报的问题,而那些举报的客户,基本都是被其他酒吧的老板收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智文在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却不慌不忙的笑着和那些客户赔不是,并且为他们免单。

长此以往,其他酒吧的老板也觉得无趣,便也不再来找茬了。

由于兰桂坊酒吧太过火爆,导致酒吧附近经常交通堵塞。

盛智文便与香港政府协商买下了那一片区域,至今仍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智文真正的得到香港政府的注意是在2000年的时候。

当时香港海洋公园因为设备老旧,客源稀少,长时间入不敷出难以维系。

盛智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主动提出他愿意出资修缮香港海洋公园。

除了香港海洋公园基础的建设问题以外,盛智文还额外出资,为香港海洋公园提供了动物表演以及娱乐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香港海洋公园客源稀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香港政府非常感谢盛智文为香港海洋公园的付出,便主动询问盛智文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没想到盛智文却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加入中国的国籍,并且希望香港海洋公园可以拥有一只中国的国宝熊猫。

香港政府在得知了盛智文的心愿之后十分的重视,很快香港海洋公园就迎来了一只真正的大熊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08年的时候,经过政府的层层审批,盛智文也正式的加入到中国国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中国人。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盛智文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表示,他一生中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来到中国,成为了一名中国人。

虽然他拥有一张西方面孔,但是却是一颗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