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5年1月16至17日,南京大学“桂果志愿行”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开展社会实践兼志愿活动。用镜头记录下广西沃柑产业的风貌和沃柑产业链的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市被称为中国沃柑之乡,武鸣沃柑是当地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的果实大且均匀,果皮橙红艳丽、平滑有光泽。武鸣沃柑凭借出众品质声名远扬,2022-2023年采收季,挂果面积超46万亩,产量约150万吨,产值超百亿元,畅销国内外。
调研纪实
1月16日上午,我们首先参观了沃柑的打包流程。果农采摘的沃柑成筐成筐的运过来,首先进行洗果,沃柑沿着阶梯式的清洗机逐步向上,紧接着进入传送带,进行分选,各个大小的果子顺着不同大小的分选孔掉落下来,接着人工将会把分选好的沃柑打包成箱,准备好进入物流环节。

1月16日下午,我们去果园帮助果农采摘沃柑。采摘沃柑用的是特制的一种剪刀。沃柑树并不高,站在地面上也可以采摘到最上层的果子。每棵沃柑树都是农民辛苦的结晶,一棵沃柑树种下三年后才能结果,一般沃柑的丰产期只有十年。每棵树上都挂着大把大把的沃柑,鲜艳的橙色在阳光下显得分外诱人。采摘沃柑时,我们会在距离沃柑1-2厘米处剪断与沃柑相连的枝干,如果距离叶子较近也会在沃柑上保留叶子,熟练的农民还会酌情修剪树木的枝干。说来令人羞愧,我们的采摘速度比不上农民的三分之一。



1月17日上午,我们参观了沃柑果汁生产工厂——广西冰客食品有限公司。在整洁有序的生产流水线上,圆润鲜亮的沃柑排队先被多次清洗,然后保留外皮,切碎榨汁,明黄色的果汁装入瓶中,安装瓶盖,打包成箱,准备运出。整个过程基本由机器完成,几乎不需要人工的参与,不禁让人感慨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广泛普及。


在本次实践探索之旅中,我们团队满怀热忱地走进了武鸣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深入探究了沃柑这一果中珍品的“前世今生”。从沃柑种子萌芽的最初时刻,到今日规模化种植的壮阔景象,每一步都见证了时间的沉淀与自然的馈赠。
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沃柑的种植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小农模式,而是向着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大步迈进。那整齐划一的果园,绿意盎然,果实累累,宛如大地的乐章,奏响了农业发展的最强音。与此同时,沃柑的分销网络也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将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甜蜜送往千家万户。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品尝到这份来自武鸣的鲜美与甘甜。
而沃柑的再加工过程,更是将这份自然的馈赠转化为了多样化的产品形态,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口味需求。这不仅提升了沃柑的附加值,更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当今中国农业的蓬勃向上与欣欣向荣。沃柑的规模化种植、分销和再加工,正是这一繁荣景象的生动写照。我们为能够参与并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而感到无比自豪与荣幸。
文编 | 高畅
美编 | 李德飞
责编 | 高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