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短剧风口,无锡吹响“冲锋号”。日前,无锡短剧招商恳谈会在无锡海归小镇举行。会上,无锡大运河短剧计划正式发布,现场签约10个微短剧项目,取得短剧产业发展的开门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大工程

实现出海短剧数量翻番

据介绍,无锡市大运河短剧计划,将聚焦文化故事化、故事短剧化、短剧国际化目标,深挖大运河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实施“剧本孵化、人才培养、品牌腾飞、剧作出海、链式集群”五大工程,通过创意改编、专业演绎、技术赋能、链式集聚,构建大运河主题短剧的创作、生产与传播体系,打造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深厚文化底蕴、高度艺术价值和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标杆作品,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五项工程的实施,指向短剧产业实实在在的成果。比如,规划推出成品30-50部剧本,题材聚焦历史人物传奇、民间故事新说、非遗技艺传承、历史遗迹探秘等;邀请不少于50人次专业人才到无锡,开展采风、培训、创作;重点打造不少于10个“短剧+品牌”的行业升级案例;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国际短剧交易平台成功上线后,计划在海归小镇建成第二个短剧出海基地,并与国内外出海头部企业达成框架合作,旨在实现原有基地出海短剧数量从100部翻番的目标。

无锡与“剧”,可谓渊源深远。在现代剧中,她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繁华地”;在历史剧中,她又化身古韵悠悠的“真江南”;而在当下热门的微短剧赛道上,无锡更是当之无愧的“白马股”,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文化资源,一路高歌猛进——无锡已先后落地近千个微短剧相关项目,近两年累计招引相关企业近300家,2024全年无锡新增备案拍摄微短剧近200部,同比涨幅达78%。《情深不悔,再爱难为》《流光鉴良缘》《双花镜》等34部短剧已完成制作,并在腾讯视频等主流平台播出。“喜莱坞计划”一期催生的短剧《倾世小狂医》《釉色伊人》等,上线后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3亿,荣登多个权威榜单榜首。

顶层设计

从“剧本工厂”到“全域矩阵”

一串串成功数据,彰显着谋篇布局的智慧与力量。2024年,微短剧迎来爆发式发展。闻风而动,无锡市委宣传部高效统筹,“全域”起笔抢滩微短剧发展先机。2024年4月,紧抓龙头,发布“喜莱坞计划”二期,让“喜莱坞基地”落地滨湖。紧抓剧本源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网络文学IP微短剧创作扶持项目”50部。同年6月,围绕技术趋势,举办锡京津冀(京津冀)网络微短剧暨影视新质生产力产业合作大会,加大AI、大模型、AIGC等业态技术,华影智媒等一大批影视技术企业落户无锡。同年7月,抢抓文化出海浪潮,全球龙头企业集团WPP运营和交付中心在落子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科技园区+文化出海,让新质生产力更有新看头。同年10月,围绕做大产业生态,赴微短剧之都西安召开微短剧专题招商大会,滨湖区现场发布微短剧相关专项政策,吸引头部拍摄团队落户落地;同年12月,锚定顶层设计,借力中国数字文化生态大会,积极对接国家级短剧分发中心项目。从“剧本工厂”到“全域矩阵”,从内容创作到投流生态,从影视科技到文化出海……开拓微短剧产业,无锡始终步履不停、脚步铿锵。

微短剧+文旅、微短剧+品牌、微短剧+上星、微短剧+AIGC,围绕产业链的风口前沿,无锡微短剧政策始终在发力加码。恳谈会的推介展现了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感”:资金方面,除了有市级1个亿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4个亿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以及专项的影视产业扶持政策外,还将加快制定“1+N”的市区联动微短剧相关扶持政策;资源方面,重磅推出《“太湖人才计划”宣传文化人才引育实施办法》,给予人才最高200万元的扶持,同时拍摄有外景联盟、制作有科技园区、发行有渠道流量,合力构建短剧生产的全流程服务链。

短剧产业发展的托举之力正在加码。无锡经开区“短剧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将助力经开入局“短剧江湖”,易飞文化、星凝互动等头部投流将助力经开搏击“短剧长空”,基金小镇尚贤湖基金PARK、无锡国际会展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将助推微短剧全产业链在经开聚合发展、加速出海。无锡滨湖区推出“剧亮影擎”等行动计划,开展了“跟着短剧游无锡”“微短剧合伙人”“文化金融超市”“微短剧英才”等一系列工程。未来,滨湖区将持续打造一园(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二基地(喜莱坞中短剧基地、央视网无锡微短剧共创空间)、三中心(江苏省网络视听协会艺术创作中心、网络文学IP短剧转化和交易中心、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以及百场景(微短剧拍摄取景地)的微短剧产业新布局,华溪版权、华瑜国际、华影智媒、旸萱普门影业、金杜长三角知识产权中心等微短剧头部企业正携手加速构建主体丰富、创作活跃、科技赋能、服务精准、健康有序的微短剧产业生态。

玩转短剧+

融合运河文化创新提质

当短剧步入精品化的下半场,无锡以融合运河文化为核心,积极探索创新提质的发展路径。

创新提质离不开龙头企业与资本的助力。在恳谈会上,喜马拉雅、东方卫视、国际在线、央视频、华瑜国际、阅米文化等80多家重点短剧企业,以及中信环境产业基金、斯坦福FairIP、海创投资、CMC资本等近20家投资基金代表齐聚一堂。各方共同发力,推动更多优质短剧项目落户无锡,现场签约了包括喜豹传奇总部入驻经开区雪浪小镇未来园区、大运河计划首个短剧项目《大商无算》合作,以及《计时相爱》《周新传奇》《舌尖上的短剧》等十个重点项目。

如何让影视作品从“一时现象”转变为长盛不衰的“在地文化”,是短剧产业及“短剧+”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无锡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短剧产业不仅要引进来,更要扎根落地。要让微短剧与无锡的运河文化紧密结合,展现运河边的烟火气与独特魅力,通过短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无锡,打造稳固的产业链。”

在“短剧+”模式的推动下,无锡依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短剧。在“短剧+非遗”方面,《瑶歌引》《执壶先人来问路》《闺阁绣梦》等带火无锡。在“短剧+民俗”领域,作为无锡首部入选的乡村振兴文旅微短剧,无锡惠山区《七月的风是甜的》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五批推荐剧目。《舌尖上的短剧》《周新传奇》等与无锡企业合作……一个个项目正落地无锡,并在此扎根生长。

未来,无锡还将推动一批与运河文化相关的实体取景地,随着微短剧的热播“出圈”。围绕大运河无锡段,打造多个特色打卡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运河文化”融合新模式,营造跟着微短剧去“打卡”运河景点的新潮流,进一步推动运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江南时报记者 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