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觉醒来,车没了!
后台系统瘫痪,车辆一夜之间被远程锁定拖走,车主们根本无从得知发生了什么。
昆明市官渡区一网约车公司门口,聚集了几十名表情焦灼的司机,但迎接他们的却是大门紧闭和空荡荡的办公室,司机师傅们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收入来源,自己全款买下的车,竟然不真正属于自己?

天价购车梦碎
时间回溯到2024年8月,张师傅站捏着刚签好的合同,跟摩顶集团的前台微笑道别,按照合同约定,他以8万元骨折价买下了一辆带证带保险的网约车。
对靠开车养家糊口的中年男人来说,自己的收入真的稳了,摩顶集团工作人员告诉他,购车后不仅终身免管理费,还能享受公司缴纳的五险一金。
8万元在网约车市场上几乎买不到什么像样的车,办理网约车手续也是千难万难,摩顶集团怎么看都像是在做慈善。

面对有些司机的质疑,公司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的活动是为了维护司机的根本利益,打击卖车市场乱象。
承诺如此贴心,张师傅也没再多想,直接交钱提车走人,和他做出相似选择的还有几百名网约车司机,他们却没料到,这一切不过是个骗局。
2025年1月2日,张师傅突然发现自己的网约车后台系统无法使用了,焦急之下他连忙联系摩顶集团,才发现电话那端已无人接听。
不单张师傅,几百名司机几乎同时陷入了困境,有的车子在半夜被人拖走,调看监控后发现,拖车的竟然是摩顶集团的员工。

自己明明全款买了车凭啥如此明目张胆的拖走,这不是盗窃吗?
可问题是,买车时所有车辆都是挂在摩顶集团及旗下公司名下的,当时公司宣称只有这样才能办理营运证。
有些司机理直气壮的去找到挂靠的第三方公司,却被告知:车是我们的,系统的事儿我们不知道,车的所有权是我们公司,我们自然有权处置。
车没了,钱也没了,噩梦也醒了!
落幕一瞬的摩顶集团
摩顶集团成立于2020年10月,曾是昆明网约车市场上的一颗新星,刚一成立就凭借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起家,逐渐吸引了大批网约车司机加入。

在官网上,这家公司自我宣传为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帮助司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收入。这些诱人的承诺,一度让它在司机圈子里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在业内,摩顶集团的业务范围广的也令人咋舌,除了新能源汽车租赁,他们的业务还涉及充换电站、汽车维修及检测、汽车租赁、大型物流中转等多个领域。
从表面上看,这绝对是个业内顶尖的大规模集团公司,搭建的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版图。
可在公司表面一片繁荣的背后,危机早已悄然埋下,据知情人士透露,摩顶集团内部管理混乱不堪,高层频繁更换,决策层缺乏统一的管理理念,导致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更可怕的是公司的财务问题层出不穷,不仅资金链紧张,还涉嫌财务不透明、挪用司机的押金等问题。
其实早在2024年下半年摩顶集团就已经有爆雷的预兆了,一些司机回忆,那段时间公司的各项服务已经不像以前那及时,时常出现拖延和推诿的现象。
所以公司才在2024年8月,推出诱人的低价卖车方案,想通过这一手段吸引更多司机加入,但这更像在饮鸩止渴,表面上是为了给司机们提供优惠,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筹集更多的资金来填补内部亏空。
新加入的司机却不知道,正当他们拿着低价买来的车踏入网约车之路时,摩顶集团在忙着撇清和其他外部公司的关系。

2024年9月23日,公司突然发布声明,声称在园区内除了公司直营或全资控股的公司外,其他外部公司的一切行为均与摩顶集团无关。
这份声明在很多司机眼里根本就摸不着头脑,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好像那时公司就已经在为自己跑路做最后的准备了。
半年不到,摩顶集团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公司的牌匾仍挂在墙上,但屋内却只剩散乱的桌椅,办公设备也不知去向,就算司机们满含愤怒几公司门口,也无济于事了!
公司跑路不仅让数百名司机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也揭开了网约车租赁市场乱象的一角。那些曾经怀抱希望加入摩顶集团的司机们最终成了这场骗局的受害者。

事情发生后,昆明市政府迅速介入,成立专项工作组展开调查。相关政府部门也表示会严肃处理此事,确保司机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对张师傅和其他司机来说,就算现在政府出手,自己的损失也已经出现了,他们失去的不仅是车辆和押金,更是对生活的希望和信任。
随着警方的介入,摩顶集团背后的种种黑幕逐渐揭开,但这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仍然下落不明,司机们的维权之路依然漫长。
张师傅只能无奈的说道:我们已经一无所有,只能靠政府来帮我们讨回公道了。
路在何方
摩顶集团的堡垒对于这些司机师傅来说是致命的,很多人在买车时或多或少贷了款。
虽然产权证不在自己手里,贷款却是实实在在填的自己的名字,车虽然没了贷款却还要继续还,更何况这份收入是很多人赖以生计的独一份。

张师傅只是几百名受害司机中的一个缩影,据不少司机反映,他们大多是家中顶梁柱,靠着网约车这份工作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车辆被拖走,租车款和押金也都打了水漂,本以为依靠摩顶集团的终身免管理费和诱人方案能安稳赚钱,结果公司一夜蒸发,留下他们独自面对巨大的债务。
除了经济上的打击,司机们还面临着法理上的困境。许多司机的车并不在自己名下,根据摩顶集团要求,车辆必须挂在公司名下才能办理营运证。
现在公司跑路,车也被拖走,司机没办法要回车子,很多人在日常过程中也不注意搜集证据,导致现在两手空空,想要主张对车的产权根本就没有证据。

双重打击之下让不少司机感到走投无路,大家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有的司机无奈之下出了个主意:要不咱们组织个自救团,一块去找车算了!可这事儿谈何容易呢?
好在这次昆明市政府的处理十分及时,在得知舆情之后,迅速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组织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联合调查此事。
1月3日,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声明,表示已介入调查摩顶集团关闭一事,并会同公安部门追踪公司负责人的下落。
政府还采取了一些临时措施协调其他网约车平台,为受影响的司机提供临时工作岗位,尽量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政府还开设了专门的咨询热线,为司机们解答疑问,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多次座谈会听取了司机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承诺会依法处理此事,最大限度保护司机的合法权益。

虽然这次相关部门介入的非常及时,那还是不能打消司机的所有忧愁,毕竟现在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依然没有归案,追责和赔偿可能会变得遥遥无期。
有的司机对于能否真正得到赔偿十分悲观,既然公司已经跑路,很有可能账上的财产也早已转移完毕,就算最后将公司负责人逮捕,能否赔偿也都是未知数。
办案要讲程序,对这些疑问相关部门不可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明确的答复,办案民警表示,调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由于涉案企业操作复杂,再加上部分资金去向不明,案件的进展较为缓慢。

而律师则提醒司机们,一定要保留好自己手中的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以便在维权时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结尾
摩顶集团跑路事件,如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网约车行业,虽然受害的只有几百名网约车司机,但见微知著,从这里也能看出网约车租赁市场的乱象。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看似实惠的便宜或许只是诱人入坑的陷阱罢了,只是当人已入局时,再想抽身就难上加难了,事情已经发生,如今司机们能做的唯有依靠政府的救助措施,努力自救,并坚定地相信未来会更好。
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面对诱惑,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轻易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
在选择合作伙伴和投资项目时,务必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希望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司机们能早日渡过难关,重新走上生活的正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