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的“整军”大戏拉开帷幕,先有总统特朗普高调力挺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对美国国防部展开支出审查,声称要揪出“数千亿美元的欺诈和滥用”;紧接着,特朗普又在“真实社交”平台宣布,以“左派觉醒运动渗透军事学院”为由,下令立即解散陆军、空军、海军及海岸警卫队军事学院的监事会,并承诺任命新成员“让军事学院再次伟大”。短短数日,从五角大楼的账本到军事院校的人事,特朗普的矛头直指美军核心领域。

这看似是一套“整军组合拳”,但画风有些不对。特朗普对美军开刀的动机,表面上冠冕堂皇——“提升战斗力”、“清除腐败”。但若结合其政治轨迹,答案显而易见:这是一场针对民主党的清算运动。
特朗普将军事学院的问题归咎于“觉醒左翼理论家”渗透,这一指控实为对民主党文化政策的惯常攻击。“觉醒”(Woke)一词近年被保守派广泛用于批判进步派的社会议题(如种族平等、性别包容),特朗普借此将军事院校的管理问题简化为“意识形态入侵”,既迎合了支持者反精英、反建制的心态,又将矛头指向民主党长期主导的教育和军队系统。2021年,拜登政府曾一次性开除特朗普在任期尾声任命的18名军事学院监事会成员。如今特朗普借“渗透”之名解散监事会,本质是党派权力更迭的“以牙还牙”。
他对五角大楼的审查,延续了他第一任期对“深层政府”的执念。他曾多次宣称奥巴马政府遗留的官僚体系“腐败”,而此次让马斯克查账,更像是为支持者提供“证据”——“看,民主党果然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这种叙事不仅转移了公众对美军实际困境(如基层士兵待遇、军纪问题)的关注,还将复杂的制度性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党派对立。
所以特朗普的动机并非解决美军积弊,而是通过制造对立议题,巩固保守派基本盘,并为2026年中期选举甚至2028年大选铺路,这从他的“整军”手段,就可以看出来。

特朗普解散军事学院监事会并任命新成员,看似是“清除渗透”,实则是将监督权收归共和党阵营。监事会本应独立审查院校的课程、财务和纪律,但特朗普将其职能异化为“意识形态把关人”。这种人事洗牌或许能短期内压制进步派声音,却无助于解决院校管理中的结构性矛盾(如学术自由与军事纪律的平衡)。
马斯克领导的DOGE对国防部的审查,更像一场高调的政治秀。特朗普宣称“24小时内行动”,但国防部每年近万亿美元的预算错综复杂,涉及军工复合体、国会拨款和海外行动,绝非马斯克的团队能速战速决。此外,马斯克自己的“太空探索”公司与美军签署了数十亿美元合同,利益冲突之下,审查的公正性存疑。
而且特朗普的军改回避了美军的核心问题。在他的改革清单中,美军基层士兵收入过低、兵源标准放宽导致的素质下滑、性侵丑闻频发等问题均未提及。这些长期存在的“硬伤”需要制度性投入,但特朗普的策略是“抓大放小”——聚焦于能制造舆论爆点的议题(如“觉醒”“浪费”),而非沉疴难愈的实际痛点。

这些手段的本质是“权力替换”,通过人事控制和舆论造势,将美军问题简化为“民主党人使坏”,回避了制度性改革的深层挑战,这是特朗普的小算盘,而他的终极目的,也并非让美军“再次伟大”,而是让它成为“共和党的美军”。
特朗普的核心目标是削弱民主党在军队和教育系统的影响力。军事院校被视为军官的摇篮,控制其意识形态导向,相当于为未来数十年的军队高层“打上红州烙印”。尽管特朗普宣称要削减国防开支,但其政策仍与军工巨头利益绑定。例如,他批评F-35项目效率低下,却未提出具体替代方案;马斯克主张发展无人机,但星链和火箭合同仍需依赖军方订单。这种“边骂边合作”的态势,暴露出特朗普在军改上的功利性——打击民主党势力,但不动摇共和党背后的金主根基。
无论是马斯克挖出“数千亿浪费”,还是监事会“成功去觉醒化”,这些阶段性成果都将被包装成特朗普的政绩。如果审查最终因法律诉讼或利益集团阻挠而虎头蛇尾,特朗普仍可将其归咎于“民主党阻挠”,继续巩固“受迫害者”人设。
因此特朗普的整军运动,是一场以党争为导向的权力重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改革。对特朗普的支持者而言,这是一场“拨乱反正”的正义之战;对反对者来说,这是将美军拖入党争漩涡的危险操作。而美军的真正困境——从军费滥用到底层士兵生存状况——仍在制度僵局与利益藩篱中无解。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特朗普的‘整军’就像给生锈的航母刷层新漆,远看光鲜亮丽,近看依旧千疮百孔。”这场风暴过后,美军未必更强,但注定更“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