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但是,拾到东西不返还或上交或被追责或定罪,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应该据为己有,这或许没有问题,但是捡到者因此获罪,算不算“道德绑架”,因此追责冤不冤?
情人节,情侣之间相互赠送礼物,其中也难免有一些贵重物品,比如一些金银首饰、口红、鲜花等。甚至有人称,在垃圾桶中“寻宝”,是很有机会又意外惊喜的。
有人说,这是垃圾桶身价最高的一天,机会难得。甚至有消息称,2月3日,一个APP上线了特辑,对情人节翻垃圾寻宝提供攻略,该app对上海200多个垃圾桶点标注在地图上。
该APP相关团队还表示,本意不是鼓励大家去捡垃圾,捡垃圾的同时也要注意卫生安全。
那么,捡垃圾寻宝,是不是就没有风险,就可以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享受自己“劳动所得”?
某法律人士表示,情人节期间,部分人将翻捡垃圾视为“寻宝”途径,但这一行为可能涉及法律风险!
捡垃圾还有可能被“犯罪”?这消息令人惊悚。该律师表示,丢东西的人可能不知道里面夹杂着贵重物品,包括戒指。项链、黄金、手机等,如果让捡到者还如果不还,可能涉嫌侵占罪,一般来说叫不当得利。
这位律师说,贵重物品捡到者,应该将其返还或上交公安机关,否则丢弃者可追究法律责任。
看到这样的消息,网友也是纷纷热议,别人扔了,自己还不能捡?捡都不能归自己所有,那还捡什么捡!还有网友表示,这样搞得,“捡”和“偷”一样的风险了。
当然,这里面我们也应该更详细解读这位律师的话,第一,捡到的是贵重物品;第二,是丢弃者要求返还的状态下,这样,捡到者拒不退还才有可能被追责。所以,这事,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为捡垃圾的法律风险而过分惊恐。
另外,也有网友表示,如果捡到者不捡,不管是贵重物品还是其它,很有可能就会被送到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处理中心掉了,那样更不容易找了。丢弃者也不应该向捡拾者过分豪横和理直气壮索要,个人认为应该表达感谢和其它实际性回报。
有网友认为,丢弃者应该为自己的不慎承担一定比例的成本和损失。而捡到者因为归还物品这样的行为,也应该有一定的报酬。对于丢失的物品,是不是也应该按照一定比例来分配所得?这样,也不负“拾金不昧”的这份精神,有利于正能量传承和弘扬。
丢失过重物品本身是有疏忽或过错的。所以,索要自己丢失的东西,应该有一个态度。
如果只要求捡到者“拾金不昧”,不去强调和关注感恩,那么,这样的文明道德是不完整的。对此,不知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评论区交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