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年整个中国的房地产业,都是红火到了疯狂的地步——类似“当年规划,当年建成,当年交房”的表述,这在当时,还真不算是太过分、太夸张吧?
且在那个全民炒房的时代,像虹云朗读的这种软文式文稿,也很大可能并非是其原创,她只不过是读一遍,以此拿点朗诵宣传的辛苦费而已。
最为关键的是,对于房地产业的观察,特别是对于当年红极一时的恒大,哪个人会有前后眼呢?谁又可以未卜先知,猜测到多年后的景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商场上成精的马云,当年还被许家印“忽悠”投资了恒大足球12亿元——可现在呢?广州恒大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是不是也要嘲讽马云,亦是晚节不保呢?
没有任何人,永远能“长着前后眼”——有着百分之百精确的预测能力,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更不要强求虹云这样的外行人,能对当年恒大的未来走向,具备多强的预测能力。
而且,仅仅是一次软文式的朗诵,其并未产生重大的误导与危害性——那甚至仍算得上是对当时中国房地产业,以及恒大地产的相对客观之描述,那么,我们何必因此就将这视作虹云的人生滑铁卢?还要在她去世时,仍如此嘲讽这是“晚节不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艺人等明星之类的公众人物,多些严格要求的标准,当然可以有,但是,我们或许更应将这种“公众人物要求标准”,施之于掌握公权力的人身上——毕竟,批评相对无权无势的艺人们,既很容易,也极安全。但是,对于人民赋权的官员们,事实上,才最应受到严格要求与监督,权贵们才应被公众严格要求,必须是“早节、中节、晚节都保”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