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被我们寄予厚望的BLG二比三不敌T1,这是全华班时隔十一年再度进入世界赛决赛的舞台,却依旧倒在了Faker的面前。
同时,这也是LPL连续第三年无缘S赛冠军,上一次LPL战队捧杯,要追溯到2021年的EDG。
“ 青春结束了,以后要和生活对线了。”
“老了,追不动了,大概不会再看比赛了。”
“十一年了,还是做不到吗?”
类似的言论纷纷涌现在各大社交媒体的评论区,既有对Faker十一年仍保持一流竞技状态的感慨,也有对全华班没能夺冠的遗憾。
而这些评论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是对游戏和赛事渐渐失去了热情。
观众的热情渐失,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比赛的热度和关注度下滑。
事实上,早在2024年春季赛开赛时,关于LPL热度下滑的讨论就从未停止。
其背后原因是多元且复杂的,而为了应对这一状况,LPL开始了对于赛制的改革,在夏季赛定组赛阶段引入了无畏征兆模式(即全局BP),同时将各战队分为涅槃组与登峰组,并开创“骑士之路”赛制。
公式化BP、对阵双方实力差距悬殊,赛制缺乏新意,不难看出,官方是在对一系列老生常谈的问题“对症下药”。
英雄联盟赛事官方也在24年中旬发布了2025年全球赛制改动公告,将推出继世界赛、季中邀请赛之后的第三个国际赛事,并将欧美联赛、拉丁美洲联赛和巴西联赛整合为新的美洲/亚太赛区。
于是,2025年,LPL赛制再变,将原本的春夏赛季改为了全年赛季,并分为三个赛段,且每个赛段的权重略有不同。
然而,长达一整年的大刀阔斧的赛制改革,是否挽回了LPL热度呢?

改变正在发生,成果仍需等待
2月16日,随着TES三比零LGD,2025年LPL第一赛段常规赛全部结束,
AL、JDG、TT、NIP四支队伍进入 胜者组,拥有“复活甲”容错;
TES、WBG、BLG、IG四支队伍进入败者组,落败即淘汰。
通过季后赛的名单我们看出,改变已经在发生了。
既有JDG、WBG、TES等季后赛常客;也有TT、AL等非传统强队的强势崛起;还有IG、NIP等老将回归的精彩对决。
而且,去年代表LPL出战S14世界赛的四支种子战队,除了未能进入季后赛的LNG,其余全部掉入了败者组。
游戏版本的大改,史诗级野怪“厄塔汗”的登场、全局BP+BO5的赛制,再加上新老选手的交接更替,LPL曾经多队陪跑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此外,本次常规赛还展现出了两个显著的特点,即快节奏与低密度。
从1月12日开赛,到2月16日的收官,除去春节13天的赛事空窗期,历时23个比赛日,共计24个BO5。
之后的季后赛将采用双败淘汰赛制,胜者组加败者组共有10个BO5。
也就是说,整个第一赛段从揭幕到结束,仅有35场比赛,满打满算也只有175个小局。

这意味着最后的优胜战队从小组赛首轮到夺冠,最多只需要进行8个BO5,40个小局。
单从赛事密度的角度看,这个数字甚至没有一些资深玩家的单月rank盘数多。
这样快节奏、低密度的赛程安排是把双刃剑,好处是给予选手更多的准备与调整时间;坏处则是几乎没有任何试错成本。
听起来像是个悖论,但事实确实如此。
拿1月12日揭幕战败者OMG举例,他们在零比三输给WBG后,第二场与JDG的比赛被安排在了1月23日。
中间隔了十一天。
十一天的时间,足够OMG赛训组找出揭幕战中每一位选手的每一处走位不慎、每一波团战失利、每一次对线失误。
但后续他们仅剩下两场比赛。
根据DeepSeek分析,当一支队伍三比零输掉赛季首战后,要稳定晋级季后赛的方法就是在接下来的两个BO5中大场全胜。
这样的赛程安排与此前春夏联赛采用的十七支战队单循环赛制孰优孰劣,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不过这同样是“LPL正在发生改变”的有力佐证。
赛事热度方面,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只能算作反响平平。
在第一赛段正式开赛前,诸如RA退出联盟、AL夺得德玛西亚杯冠军、IG“全神班”亮相老头杯决赛舞台、Doinb将回归等一系列话题频上热搜。
但遗憾的是,话题与事件的热度并没有直接转化为赛事的热度。
B站赛事回放播放量显示,截止至2月16日,本次常规赛共有四场比赛破了百万播放,分别是1月19日,IG对阵NIP,播放量228.4万;1月25日,IG对阵RNG,播放量234万;2月14日,TT对阵BLG,播放量119.7万;2月15日,IG对阵FPX,播放量123.5万。

除了这四场比赛,常规赛共计24个BO5中,播放量普遍在30万至60万这个区间徘徊,1月22日,WE对阵LGD的比赛,甚至仅有13万的播放量。
而两场破两百万播放的比赛,均与IG有关。
Theshy,Rookie,Meiko,Gala,Jiejie,当这几个ID出现在IG的大名单时,能取得这样的热度并不奇怪。
当他们坐在比赛台上时,观众们看的或许就不单是比赛,更是对过往记忆的缅怀。
电竞的世界有时候真的蛮小的,哪怕时隔这么多年,许多人还是没能走出仁川的那段记忆,那群白衣少年的身影,仍不时在脑海闪现。

需要改变的,或许不仅仅是游戏内容
回望整个常规赛阶段,最大的爆冷大概就是2月14日BLG与TT的C组头名之争。
根据B站的赛前预测板块显示,TT的赔率最终定格在了8.14。
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人认为他们能赢下BLG——包括BLG自己。
“就是也没怎么研究他们的比赛吧,然后也没看他们的比赛,所以你这个问题问我的话,我应该回答不出来。”
“除非我们换线可能出现了比较大的失误,但是我觉得我们也不太会出现失误。”
BLG的上单选手Bin在接受赛前采访时如是说道。
比战胜对手更重要的,是尊重对手。
比赛进行到第四局,BLG的中单选手knight同样做出令观众有些不解的多余动作:在TT五人均阵亡的情况下没有选择直接结束游戏,而是利用瑞兹大招将队友带进了敌方血泉。
决胜局,TT以21比1的碾压比分攻进BLG主基地,而辅助选手On却在血泉中疯狂亮表情。
虐泉和亮表情是否合适?在BLG“统治”LPL一年的时间里,类似的话题就时常引发广大网友的讨论。
2024年3月10日,LPL春季赛常规赛,BLG对阵RA,BLG在明明能直接点塔的情况下选择虐泉,一众解说和二路主播纷纷表示“没必要这样吧”,前职业选手Letme更是说出了“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你就等着吧”的经典言论;
2024年6月22日,LPL夏季赛常规赛,BLG对阵RNG,同样的“虐泉”剧本再次上演;
多次对着镜头比出三比零的手势;
世界赛决赛,在赢下一个小局后开始调整局内表情......
诚然,适当地放狠话或“整活儿”会给比赛增添更多的节目效果,年轻选手的傲气与自信同样也是电竞赛场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所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低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能取得的进步终究是有限的,只有不断抬头向前,才能看到更广袤的世界。
从这个角度看,谦逊心态,张弛有度的风格,不骄不躁的职业态度,或许也该是选手们除开游戏内容的必修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