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上观新闻报道,美国新一任国务卿鲁比奥主动与中方通话,明确表态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 。这一表态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台海地区掀起波澜,也让一直妄图“谋独”的民进党当局如坐针毡,其中就包括赖清德。

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赖清德领导下,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他们一方面在岛内大搞“去中国化”,妄图从文化、历史等方面切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另一方面,积极与美国等外部势力勾结,不断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台湾地区风景(资料图)

比如民进党当局派出代表团出席美国新一任总统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还大肆吹嘘所谓的“外交成绩”,结果代表团连典礼现场都进不去,只能在寒风中看大屏幕,这无疑是一场闹剧,却也凸显了民进党当局为了“谋独”毫无底线的行径。

而如今,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出现变化,这背后有着诸多复杂因素。先看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其团队构成和政策倾向发生改变。从人员关系上看,特朗普十分看重身边人的忠诚。

华盛顿的说客们以往出于职业特性,习惯于在两党之间“押宝”,这使得他们在特朗普新任期开始后,因害怕遭到报复而不敢像以往那样积极为民进党当局牵线搭桥,协助其与美国高层建立联系。并且,赖清德等民进党当局核心人物与美国高层接触经验匮乏,像萧美琴虽有“驻美经验”,但大多是在民主党执政时期,与特朗普关联甚少。

这就导致民进党当局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接触特朗普团队都困难重重,至今都未能接触到特朗普团队的核心官员,最多只是与共和党的中层官员有来往,而这些中层官员既无法直接接触特朗普,也无法参与美国新政府的核心决策,这极大地限制了民进党当局对美国涉台政策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资料图)

从美国决策机制来看,美国涉台决策主体主要包括美国国会和行政机构。美国国会议员负责涉台立法,其立法行为能动摇美国涉台政策根基;行政机构官员则负责即时的具体政策执行。过去,民进党当局通过长期、制度性的游说试图影响美国涉台政策关键决策人。

但特朗普本身是个喜欢打破制度的人,这给民进党当局的长期游说策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以往特朗普任期内,民进党当局能通过说客牵线与特朗普通话,可如今这一渠道被切断。并且,如今国会两院由共和党主控,且不少成员是特朗普的忠实追随者,府会关系的变化使得即使存在“民进党当局游说智库影响国会”的路径,其效果也大打折扣。

以往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国会众议院由民主党主控,当时推动弹劾特朗普,特朗普无意制衡国会对台湾问题的介入,导致国会制定了9项涉台法律,极大干涉台湾问题;而现在情况已大不相同。

再看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是关键因素。在经济领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众多国家与中国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以获取经济发展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的许多传统盟友也在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这让美国意识到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对抗会使其在经济上付出巨大代价。在科技领域,中国在5G、人工智能、高铁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部分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军事领域,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航空母舰、隐形战机、高超音速武器等的发展,极大提升了国防实力。美国认识到在台海地区若发生军事冲突,其面临的风险和成本急剧上升。因此,美国开始寻求一种既能维护其在亚太地区利益,又不至于与中国直接冲突的平衡策略,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也随之出现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提出了关于台湾问题的相关条件。美国不反对中国和平统一,前提是需得到台湾民众的支持且以和平方式实现。这一表态与美国以往在台湾问题上“战略模糊”的立场有所不同,释放出较为强烈的信号。

一方面,这表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以及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不敢再像以往那样肆无忌惮地支持“台独”势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国试图在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的前提下,继续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通过设置条件来干预中国的统一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资料图)

对于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当局而言,如今再想“求饶”显然已经晚了。他们长期以来的“谋独”行径,严重损害了两岸关系,破坏了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也让台湾民众对其失望透顶。从岛内民众情绪变化就可见一斑。

梳理蔡英文执政最后100天和赖清德执政最初100天岛内民众关于美国的讨论,按议题和态度分析后发现,对于所谓“美台关系”,负面情绪明显增多。在经贸与产业方面,台湾半导体产业约占出口额40%,而特朗普多次表达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垄断的不满后,民进党当局马上松口同意转移先进制程,这无疑将对岛内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失去台积电这样的支柱企业,台湾经济将遭受重创。

在安全问题上,特朗普要求台湾增加军费开支以换取美国防务支持,这使得岛内民众对自身安全状况的担忧加剧,意识到民进党当局与美国的勾连并没有给台湾带来真正的安全保障,反而让台湾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从美国智库的角度来看,过去民进党当局通过长期游说和资助美国智库,试图影响美国涉台政策。美国智库通过将研究成果递交给美国决策主体、派研究员出席国会听证会作证、开展政策辩论等方式,对美国国会、行政机构和总统的决策产生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资料图)

比如特朗普上一任期,时任国务卿蓬佩奥解除美国政府对台交往的“自我设限”,就受到美国智库政策建议的启发。然而现在情况发生改变,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梳理的美国对华政策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名单显示,过去四年多数涉台研究相关的智库和研究员与特朗普联系甚少。特朗普还建立了自己的智库——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该智库未设立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分支部门,且特朗普公开反对传统智库提出的施政重点。这一系列变化表明,民进党当局试图通过智库影响美国涉台政策的这条“暗线”也被极大削弱。

展望未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尽管当前特朗普政府表态不支持“台独”,但美国国内仍有部分政治力量坚持强硬对华立场,反对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妥协,他们认为这会损害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信誉和影响力。这种内部分歧可能会影响美国对台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而对于中国来说,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坚定不移的目标。中国一直强调愿意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无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如何动作,中国都将坚定地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不会让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不会让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对于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当局,若继续执迷不悟,妄图“谋独”,必将遭到历史的审判,台湾民众也将更加认清其真面目,最终被台湾民众所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