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融资没戏了"?—— 好比说"安卓系统开源后,没人再投资做手机了"
- 真相:安卓开源后反而催生了华为、小米、OV等百花齐放。开源大模型相当于给大家发了一台"智能发动机",投资人会转头投"怎么把这发动机装进汽车、飞机、扫地机器人"。比如:
- 医疗公司用开源模型+病人数据做AI医生;
- 法律公司用开源模型+判决文书做AI律师;
- 甚至你家楼下火锅店都能 用开源模型搞个"智能点菜员"。
- 结论:造发动机的赛道可能降温,但用发动机改造世界的赛道才刚热起来。
2. "政企客户跑了"?—— 就像说"菜市场卖刀的多了,大厨就要失业"
- 真相:系统集成商拿开源模型抢客户,反而说明市场在扩大。政企客户要的不是一把刀,而是一桌满汉全席。比如:
- 政府要的可能是"用大模型预测台风路径+整合本地救灾数据";
- 银行要的可能是"用大模型防诈骗+对接自家交易系统"。
- 关键点:这些活儿需要懂行业规则、能处理敏感数据、能7×24小时驻场调试的团队,不是随便一个接开源模型的"阿猫阿狗"都能干。
3. "得数据者得天下"?—— 这话对了一半
- 打比方:数据就像食材,大模型像菜谱。光有顶级食材(数据)不会做菜,或者光背菜谱(模型)没食材,都开不成餐馆。真正值钱的是:
- 怎么把菜谱改良成适合本地人口味(垂直场景优化);
- 怎么让厨房高效运转(工程化能力);
- 怎么让食客吃了还想来(用户体验)。
- 现实案例:抖音的成功不只是算法强,更是因为千万创作者天天生产新内容(数据反哺),这种"数据-产品"的滚雪球效应才是护城河。
终极反驳:技术永远在变,没有一招吃一辈子
- 回想10年前大家还说"得操作系统者得天下",结果现在华为被制裁也能搞出鸿蒙;
- 5年前都说"得云计算者得天下",现在拼多多照样用便宜服务器撑起亿级流量;
- 现在说"得大模型者得天下",说不定明年就冒出个"小模型专杀大模型"的新技术。
总结:
这就像村里突然开了家沃尔玛,小卖部老板哀嚎"完了完了生意没得做了"。但现实是:有人转头做起了外卖跑腿,有人专攻进口零食,还有人搞起了社区团购——摧毁旧生意的从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不会转型的脑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