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
不少广东人表示
“热出了夏天的感觉”
甚至穿上了短袖
但是早晚又有点凉
于是就变成了乱穿衣的季节

@广东天气 今天(2月19日)14时,已有不少市县的气温达到20℃以上,其中最高值是新兴25.2℃。

今天的气温,大家满意吗?
满意扣1
不满意请点赞
不过,厚衣服暂时别收
因为冷空气
马上又要返场了!
20日夜间起新“阿冷”携小雨来袭
“湿冷”模式上线
明晚(2月20日)
广州冷空气又要冲业绩
新“阿冷”携小雨来袭,
后续气温逐步下降,
厚衣服又要安排了!

冷空气进程:新一股冷空气前锋将于2月20日傍晚前后影响粤北,夜间到达广州,2月21日早晨到达南部沿海。



在越秀区环市路的天桥,粉色的簕杜鹃正热烈绽放,吸引了不少行人目光。图片来源:城事特搜
2月20日夜间-24日,受冷空气影响,广东大部市县平均气温将下降3到6℃。过程最低气温将出现在2月24日早晨。本次过程的降温是一种“波动式”下降,并且在广东中北部地区会比较明显,南部地区的感受相对就弱一些啦。
广东天气具体预报:
2月19日-20日白天,全省大部多云间阴天,局部有小雨,珠三角西部、粤北部分市县早晚有轻雾。最低气温:粤北和粤东市县10~14℃,其余市县15~19℃。
2月20日夜间-21日,粤北、珠三角西北部市县阴天有小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局部有小雨,珠三角西部、粤北部分市县早晚有轻雾。最低气温:粤北、粤东的北部市县9~13℃,珠三角南部、粤西市县16~19℃,其余市县13~16℃。

2月22日,粤北市县阴天有分散小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局部有小雨。最低气温:粤北、粤东市县10~12℃,珠三角西南部、粤西市县16~19℃,其余市县12~16℃。
步入二月下半月,气温已经震荡回升中,也就是说2024-2025的冬半年,广州又是一个“无冬”的年份。
明天(2月19日)继续暖和,周五(2月21日)开始新“阿冷”影响,天气会比这两天更凉,雨水不明显,用火用电要注意安全。

雨水节气宜升阳、疏肝、健脾
节气靓汤推荐
昨天(2月18日)迎来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
雨水时节,饮食方面宜清淡,应当少酸而多甜。
根据五行学说,肝属木,酸味入肝;脾属土,甘味入脾。木能克土,肝太强则会克制脾的功能。此时,应尽量少吃酸味食物,以免助长肝气而影响或损伤脾胃功能。

大家可通过食用味甘性平稍温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来健脾利湿。
今天为大家推荐几款
健脾护肝又化湿的靓汤
01
祛湿五虎汤
食材:
赤小豆50克,生姜30克,红枣8-10个(去核),连须葱白3根,陈皮1瓣,红糖适量。

资料图 图片来源:城事特搜
做法:
食材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开水,煮30分钟,再放入红糖煮10分钟即可。
专家点评:
五虎汤是名老中医李可的感冒经验方,原方由黑豆、核桃、生姜、红枣、葱白组成。我们根据南方湿气困重的地点特点,将其稍做加减形成了祛湿五虎汤。
本膳食中,赤小豆健脾祛湿、利水消肿、陈皮行气祛湿,生姜解表散寒,葱白发汗解表,红糖、红枣补中益气扶正。各物合用,能解表、散寒、祛湿而不伤正,十分适合春天阴雨绵绵、寒温无常的天气保健食用。
小贴士:
如平素体质虚弱可加黑豆30克,怕风、流涕明显加鲜紫苏叶10克,咽干咽痛加鲜薄荷叶5-10片。本膳食供预防感冒使用,不能代替正式的感冒药,如已有明显感冒症状请及时就诊。
02
芡实薏米炖鸡脚
材料:
芡实30克,薏米20克,鸡脚500克,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烹制方法:
芡实、薏米洗净,稍浸泡;鸡脚洗净;猪瘦肉洗净,不用刀切。然后一起放进大号炖盅,加入冷开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盖上盅盖,隔水炖3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各汤料可捞起拌入酱油佐餐用。
功效:
强筋健步,补脾祛湿。
宜忌:
尤其适用于痰湿质、气虚质之人。
03
砂仁陈皮鲫鱼汤
材料:
砂仁6克,陈皮10克,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烹制方法:
砂仁打碎;陈波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先把陈皮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加入鲫鱼,滚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加入砂仁稍滚,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
理气和中,健脾利湿。
宜忌:
尤其适用于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之人。
04
紫苏杏仁粥
材料:
紫苏叶10克,杏仁10克,白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资料图 图片来源:城事特搜
做法:
白米洗净,加水适量,加入杏仁、生姜、大枣煮粥,待粥快煮好时加入苏叶,粥晾至温热即可品尝。
功效:
解表散寒,理气和胃,化痰止咳。
快收藏转发煲起来
流感仍在徘徊
老人儿童仍需注意保暖
日常勤开窗通风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源 | 广东天气、广州天气、广东省中医院、广东中医药、广州日报本地通
编辑 | 赵婉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