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伊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动作频频,再次触动了敏感的台海局势神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美国国务院官网悄然修改 “美台关系事实清单”,将 “不支持‘台独’” 这句关键立场表述删除,紧接着又传出台当局正与华盛顿紧锣密鼓商谈巨额军购,涉及岸防巡航导弹系统(CDCM)以及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HIMARS)的火箭,金额高达 70 亿至 100 亿美元。美国在中方红线问题上如此肆无忌惮地 “玩火”,不禁让人发问:“台湾牌” 又来,美国究竟还能打多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长期奉行 “两面派” 作风。一方面,嘴上侈谈 “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另一方面,却对 “台独” 势力的分裂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通过诸多政策和 “法案” 为其撑腰打气。其真实目的,不过是妄图利用 “台独” 势力,将台湾牢牢绑定在美国的地缘战略战车上,以此遏制中国发展。然而,这种行径严重破坏了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践踏。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基本事实,不容置疑,不容篡改。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开罗宣言》还是《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了台湾归还中国。这些国际法律文件,是美国曾经参与制定并认可的,如今却试图通过一些小动作来虚化、掏空一个中国政策的内涵,实在是背信弃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一些政客将台湾问题当作一张 “牌”,试图在遏制中国的同时,又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2022 年 5 月,拜登政府就曾悄悄删除 “不支持台湾独立” 等语句,然而不到一个月便迫于压力加了回来。此次本届美国政府上台后,故技重施,国务院网站不事声张地删除相关立场表述,看似扭捏,实则图谋险恶。美国深知,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无论是在道义层面,还是从自身能力考量,都不敢公然支持 “台独”,只能采取 “边缘” 策略,搞一些小动作来试探中国底线。

美国之所以紧紧抓住 “台湾牌” 不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台湾对于美国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台湾岛地处美国遏华 “第一岛链” 的中枢位置,在美国的 “印太战略” 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在中美高科技领域的博弈中,随着中国大陆科技产业的不断突破,台湾半导体产业成为美国 “小院高墙” 策略下为数不多的先进芯片制造业 “防守大闸”。为此,美国软硬兼施,一方面用补贴利诱台积电产能转移,另一方面胁迫台积电出让董事席位、交出先进制程技术。在 “台独” 势力的积极配合下,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基石正逐渐被美国掏空。

然而,随着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其驻军逐步向 “第二岛链” 转移,“第一岛链” 只留 “盟友” 的趋势愈发明显。一旦台湾失去半导体产业这一重要筹码,成为一张 “废牌”,美国还会愿意为了 “台独” 势力付出多大代价?恐怕届时,美国会视 “台独” 势力能出卖台湾民众多少利益来决定是否继续打 “台湾牌”。毕竟,美国一贯奉行的是利益至上原则,“台独” 势力不过是其手中的棋子,当棋子失去利用价值,被抛弃也是必然。

中国始终坚持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方针,致力于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给台海问题找到的 “最优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在主权问题上妥协让步。

美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挑战中国的耐心,操弄涉台议题,向 “台独” 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只会让自己在台海问题上越陷越深。只有停止这种危险行径,以实际行动为台海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才是符合中美关系发展的正确相处之道。否则,美国在 “台湾牌” 上的 “玩火” 行为,最终可能会引火烧身,让自己陷入难以收拾的局面。而 “台湾牌”,也必将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美国失败战略的又一注脚。

作者:陈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