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铁联运量连续十年稳居全国第一的山东港口青岛港,今年以来更是一派繁忙景象。在作业繁忙的山东港口海铁联运中心,高技术的加持让这里的物流效率持续提升,连创多项装卸纪录。
海铁联运提质加速 装卸记录再创新高
记者来到山东港口青岛港海铁联运中心作业现场,见到了刚刚从河南发运过来的一列满载家具的列车,这些货物即将通过青岛港装船,运往美洲地区。
装船的码头距离货物列车仅有约200米,集装箱被卸下后通过快速通道直奔码头,整个过程最快只需要11分钟。紧接着,这些集装箱就会被有20层楼高的码头桥吊提起,像坐电梯一样,运到货轮上,整个过程非常便捷。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货物出口不需要再海关查验吗?现在山东港口实行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简化流程,货物早在内陆口岸就已完成清关,来到这里就可以直接装船出口,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今年第一个月,该海铁联运中心月度大列装卸箱量首次突破9万标准箱,创下历史新高。
"无人驾驶"智慧平板运输车提升作业效率

记者发现,作业现场有一辆红色的车叫作正面吊,它的作用是将集装箱从列车上卸下,放在无人驾驶的IGV智能平板运输车上。

无人驾驶的IGV智能平板运输车正在测试,它靠的是北斗导航系统,系统会实时测算最优行驶路线,相比传统人工执行调度策略,它的作业效率可以提升23.5%,每年减少碳排放400余吨。
"物流神器"FTR锁 为作业安全保驾护航

在正面吊车上也有一个智慧"物流神器"——FTR锁。这是由山东港口自主研发的专利,它藏在吊车不起眼的位置,但是却对装卸作业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过去,每一个集装箱运输前都需要过磅测重,而现在,正面吊车只需要轻轻提一下集装箱,FTR锁内置的重量传感器就可以精准测出集装箱的重量,实时传输到驾驶室内的显示屏上。除此之外,它还内置激光测距仪,可以检测集装箱吊离托盘距离,驾驶室实时显示起升高度,保证作业安全,同时大大提升了装卸效率。
海铁联运 打造海陆双向国际物流通道

目前山东港口已建成17万平方米的海铁联运中心,已经建成4条1050米的海铁联运集装箱专用作业线,已开通运营101条集装箱班列线路。

今年,海铁联运中心还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一方面,打造集物流、仓储、运输、信息于一体的现代化"公路内陆港"新模式;
另一方面,以铁路优势为核心,力争今年实现海铁联运箱量突破100万标准箱。
(总台央视记者 王善涛 宋建春 宋文瑾 张涛 青岛台)
热门跟贴